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

免洗筷的毒,蝦子都知道???

image

資料來源:免洗筷有多毒 六和國中生報你知

http://tw.news.yahoo.com/photo/url/d/i/100427/78/20100427_3625620/20100427_3625620.jpg.html

〔記者羅正明/平鎮報導〕日常用品中,什麼東西最毒?平鎮市六和高中國中部學生用免洗筷泡過的水拿來飼養黑殼蝦,結果2小時蝦子抽搐、1天內死亡、5天後爛掉。學生用此項實驗參加科展拿到第3名。學生表示,免洗筷最毒,即便熱水燙過,也名列第二毒。

六和高中國中部學生參加全縣科學展覽包辦第1、3名,其中找出最毒日常用品這項最受矚目,因為和大家生活息息相關。

指導老師陳念雯、梁思梅及學生劉冠志、蔡育儒、宋柏儒、謝皓任等人,透過實驗發現的最毒日常用品前3名依序是免洗筷、燙過的免洗筷、自助餐店裝湯外帶的半透明塑膠袋。

宋柏儒等人先用500cc的冷水浸泡免洗筷,然後加熱到80度,再等到自然冷卻,前述步驟重複10次,再用這種水飼養5隻黑殼蝦,結果2小時開始抽搐,1天就死亡,經過5天後,飼養水體變混濁發臭,完全看不到蝦的蹤影。

如果以這種水孵育綠豆芽、養殖浮萍,得到的結果差不多,5天內植物就會枯死。

燙過免洗筷 還是很毒

學生們再用熱水燙過免洗筷,丟掉燙過的水後再重新浸泡,也有前述重複10次浸泡冷卻後,拿來養5隻黑殼蝦,結果是第2天才死去,顯然免洗筷燙過後還是很毒。

學生們表示,重複10次泡免洗筷溶出免洗筷內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用來漂白、消毒之用。不過他們沒有檢驗水中二氧化硫的濃度。

學生們建議,能不用免洗筷,最好不要用,非要使用的話,一定要先燙過再用,減輕毒性。

毒性名列第3名的是半透明塑膠袋,裝湯後溶解出來的是雙酚A、可塑劑,實驗第3天5隻蝦就會全死光。

另,學生們還奪下數學組第1名,研究主題是可變式密碼,學生們找到數字相加、相減後的規律性,再以規律的數字代表一組國字,收到密碼的人,必須另用程式才能解讀出裡頭的意思,藉此防止軍事機密外洩,創意得到評審肯定。

---------------------------------------------------------------------------------------------------------------------------------------------------------------

親愛的孩子們~

這就是本週老師想要大家思考的題目,

仔細看完上述新聞內容後,提出自己的心得與感想。

你支持嗎? 為什麼支持? 有什麼地方做的很好可以讓自己學習的?

你反對嗎? 為什麼反對? 如果是你來做這個實驗,你打算怎麼改進?

發揮創意吧~ 但別忘了使用科學的方法喔!

不希望再看到"我支持,因為我阿公說的,然後我媽說我阿公不會騙我"這種答案 = =

加油啦~期待大家的成長 ^ ^

----------------------------------------

看了好幾篇同學的回應後,發現相同的問題一再出現,請在回應前先看看別人的回

應,以及老師針對他回應的回覆,嘗試著回答老師提出來的問題,讓自己學會批判思

考,在選擇相信或不相信這篇新聞的內容前,先想想他是否有提供足夠的資訊?有足

夠的證據來支持筷子有毒的結論嗎?


寒武紀大爆發

疊層石~的圖片!!




科學家研究發現:
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約有三百萬種,但曾在地球出現過而最終滅絕了的生物有很多
過去四十億年來,經過多次的演化,才形成今天千姿百態、種屬繁多的生物界。
在距今5.7億-5.1億年前的寒武紀,除個別門類外,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幾乎全部出現了,揭開了 生物演化史上的宏偉帷幕,而在陸地上!至今還沒有找到任何真實的陸生生物遺跡,當時的無脊椎動物也還沒有在空氣中生活的機能。



距今五億三千萬年前,在雲南澄江的一片淺海中,一群形形色色且結構復雜的動物凝陷在突如其來的大量泥流中,這群化石動物有的奇形怪狀,有的身披硬殼,有的全裸身體柔軟,凝聚成古生物史上著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其發生原因,依然是一個謎,但生命演化歷史的研究卻因此有了具體的依據。

澄江化石群中的雲南蟲是目前所找到最古老的脊索動物化石,而人類是脊索動物,雖然我們還不能說雲南蟲就是人類的祖先,但是由于雲南蟲的發現,我們相信五億三千萬年前的脊索動物就已出現,人類則是由脊索動物中的一支演化而來的。



考: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yn.xinhua.org/ynnews/zt/2002 /hkc/wen01.htm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腔棘魚


最為著名的魚類活化石,被認為早在七千萬年前就該滅絕了的生物,後來居然發現了活體。

腔棘魚最初出現於泥盆紀中期的化石紀錄。

腔棘魚是肉鰭魚,胸鰭及臀鰭都是肉質的,尾巴及背鰭分叉成三葉,脊索延伸至中葉。牠們有獨特的層鱗,比真正的層鱗較薄。牠們頭顱骨前端有一種特別的感電器,稱為吻部器官,相信是用來幫助感應獵物及平衡身體。

西元1938年12月22日,有人在南非東方的印度洋深海中捕獲了一條形狀非常奇特的怪魚。這條魚的發現,立刻轟動了全世界,因為牠是一條活生生的腔棘魚(Latimeria chalumnae)。
科學家從來只見過腔棘魚的化石(古生代泥盆紀至中生代白堊紀均發現其化石),因此一直都以為這種魚早在6500萬年前與恐龍同時滅絕了,萬萬沒想到,現在居然會捉到活的標本。英國的魚類學者史密斯教授研究了這條魚之後,把牠命名為拉蒂曼魚,以紀念最先描繪這條魚的南非博物館員拉蒂曼小姐。
非常遺憾的是,當這條魚被送到拉蒂曼小姐的手中時,內臟已經腐爛,因此無法進一步研究這種稀有活化石的生理與生態。史密斯教授只好重金懸賞,希望有人捕獲第二條活標本,以供研究。他等了14年,才於西元1952年12月20日,在東非的科摩羅(Comoro)群島附近,捕獲了第二條腔棘魚,而確定了這種魚的產地。

著名的活化石魚;腔棘魚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僅存在化石中的動物,牠在泥盆紀至侏儸紀(三億七千萬年前到一億五千萬年前)的這一段時間很普遍,但被認為在白堊紀時就滅絕光了。


林奈的故事

16世紀人們知道了約6000種的植物,17世紀時植物學家又發現了約12000個新種,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博物學家搜集到大量的動物.植物化石等標本,林奈正是這科學發展新時期的傑出代表 。林奈1707年5月22日生於斯堪尼。是瑞典植物學家和冒險家,首先構想出定義生物樹種的原則,並創造出統一的生物命名系統。雙名命名是最早是在1623年由瑞典植物學家鮑興創立,也較二名法(所以二名法不是林奈創的)。就是用兩個拉丁文字構成一個生物的名稱,,二名法第一字是屬名,第二字是種名,後面還有命名人的姓名。
在古希臘時代的亞里斯多德以具有雙名制的雛型,只是到了林奈才將雙名制完善與推廣。
林奈規定:
學名前者為屬名,名詞為主;後者為種名,形容詞為主。結合命名,並要在12個字為限。


林 奈年輕時

拉馬克的學說

又稱為拉馬克主義拉馬克式演化

說明:

首先提出,「獲得性遺傳」和「用進廢退說」,拉馬克認為這既是生物產生變異的原因,又是適應環境的過程。

用進廢退說:

常用器官會進化,不常用的會退化。

獲得性遺傳

拉馬克認為用進廢退這種後天獲得的性狀是可以遺傳的,因此生物可把後天鍛練的成果遺傳給下一代。

推翻

德國的科學家魏斯曼(August Weismann)做過一個實驗:將雌、雄的老鼠尾巴都切斷後,讓其互相交配來產生子代,生出來的也有尾巴。再將這些沒有尾巴的子代互相交配產生下一代,下一代的老鼠也是有尾巴的。他一直這樣重複進行至第二十一代,其子代仍然是有尾巴的,就此推翻了拉馬克的學說。

魏斯曼魏斯曼

勝者[達爾文]&敗者[拉馬克]

天擇說:長頸鹿的脖子有長有短,短脖子因吃不到葉子而餓死,長脖子近而大量繁衍。[我是贏的]

獲得性:長頸鹿的脖子有短,為了吃葉子而拚命伸長,近而遺傳給下一代。[我是輸的]

始祖鳥

最早及最原始的鳥類,名字是古希臘文的「古代羽毛」或「古代翅膀」的意思,故又名古翼鳥

250px-Archaeopteryx-model

一隻展示在牛津大學博物館的始祖鳥模型[有齒.尾.翼.爪]

介紹:

生活於約1億5千5百萬到1億5千萬年前晚侏羅紀,化石分佈在德國南部。

有闊及圓的翅膀及長的尾巴。牠的羽毛與現代鳥類相似,在顎骨上有鋒利的牙齒,腳上三趾都有彎爪及有長的骨質尾巴。特徵與獸腳亞目恐龍相似,使得始祖鳥成為演化過程的重要角色

始祖鳥應該是鳥類的祖先,被認為是鳥與恐龍之間的連結:可能是第一種由陸地生物轉變成鳥類的生物。始祖鳥的首個遺骸是在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之後兩年的1862年發現。始祖鳥的發現似乎確認了達爾文的理論,並從此成為恐龍與鳥類之間的關係、過渡性化石及演化的重要證據。

180px-SArchaeopteryxLondon 

1863年發現的倫敦標本。

180px-SArchaeopteryxBerlin2

1881年發現的柏林標本。

羽毛
始祖鳥的標本最值得注意的是已發展的飛羽。不對稱的及有著現今鳥類飛羽的結構,由羽支—小羽枝—羽纖支的排列來提供平衡。尾巴羽毛較小不對稱,與現今鳥類相似及有著堅固的翼片。拇指卻沒有獨立的小翼羽。

480px-Archaeopteryx_timeline_svg

圖片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7%8B%E7%A5%96%E9%B8%9F

始祖鳥與原鳥

於1984年,查吉特(Sankar Chatterjee)發現了化石,他於1991年指這些化石屬於一種比始祖鳥更為古老的鳥類。這些化石相信已有約210-225百萬年的歷史,並被命名為原鳥。化石的保存十分差,不能作出飛行能力的評估。由於化石的狀況甚差,始祖鳥遺骸仍然是廣被接受的最早鳥類。

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放射性定年法

說明:

利用測定被測定物中某些放射性元素其衰變產物的比率,之後應用這種放射性元素半衰期計算年代的方法。

 放射性衰變

一般物質是由化學元素之結合體組成,有獨特的原子序數,標明原子核內的質子數。

元素核內可擁有相異的中子數,以不同的同位素狀態存在。有的特定元素的特定同位素被稱作核素。有的核素本身性質不穩定,某些特定時刻,此類核素的原子會自然轉換為不同的核素。這種轉變可以多種方式達成。

包括放射性衰變,其可以發射粒子(通常為電子β衰變)、正電子α粒子)、電子捕獲自發分裂進行。

451px-Thorium_decay_chain_from_lead-212_to_lead-208_svg
放射性衰變鏈之例:鉛-212(212Pb)轉為鉛-208(208Pb)。各母元素透過
α衰變或β衰變,自發衰變為子元素(衰變產物)。最終的衰變產物為鉛-
208(208Pb),性質穩定,且不再產生自發放射性衰變。

chart01

chart02

每當過了一個半衰期,衰變物質便會少了二分之一,所以過了二個半衰期後,所剩餘的只有最初原有的四分之一,餘此類推。

每種放射性核數都有其特定的半衰期,由數秒到幾百萬年不等。

圖片來源:http://www.hkedcity.net/iworld/feature/view.phtml?iworld_id=38&category=&current_page=&feature_id=1717&page=1

地質年代方程式

放射性衰變對應之地質年代的數學表達式為:

D = D0 + N(eλt − 1)
t 表檢體之年代。
D 表檢體中子元素的原子數量。
D0 表最早成分中子元素的原子數量。
N 表檢體中母元素的原子數量。
λ 表母元素的衰變常數,等於母元素放射性半衰期的倒數乘以自然對數2

以下是國二的必學重點補充

1.原子序是一個原子核內質子的數量。擁有同一原子序的原子屬於同一化學元素。原子序的符號是Z

2.質子:帶正電,質量是938百萬電子伏特。

3.原子核:位於原子的中央,佔有原子的大部分質量。組成原子核的有中子和質子。當周圍有和其中質子等量的電子圍繞時,構成的是原子。

4.中子是一種電中性的粒子,具有與質子大約相同的質量。

林奈的故事

16世紀人們知道了約6000種植物,而17世紀植物學家又發現了約12000個新種,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博物學家搜集到大量的動物、植物和化石等標本,所以到了18世紀對生物物種進行科學的分類變得亟為迫切,林奈正是這科學發展新時期的傑出代表。林柰1707年5月22日生於有「北歐花園」之稱的斯堪尼(Skane),是瑞典的植物學家和冒險家,首先構想出定義生物屬種的原則,並創造出統一的生物命名系統。

雙名命名制最早是在1623年由瑞典植物學家鮑興創立,也叫二名法。即是用兩個拉丁文字構成一個生物的名稱,二名法的第一個字是屬名,第二個字是種名,後面還附有命名人的姓名。但早在古希臘時代的亞里斯多德已具有雙名制的雛型,只是到了林奈才將雙名制完善和推廣。

林奈在生物學中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為分類體系和雙名制命名法。1758年出版的《自然系統》是林奈人為分類體系的代表作。在林奈以前,由於沒有統一的命名法則,各國學者都按自己的方法命名植物,致使植物學研究困難重重,主要的困難在因為語言、文字上的隔閡出現同物異名、異物同名的混亂現象及植物學名冗長。林奈統一用拉丁文作為植物學名並採用雙名制命名法,即植物的常用名稱由兩部分所組成,前者為屬名,名詞為要;後者為種名,以形容詞為要。結合命名,林奈規定學名必須以12個字為限。林奈的植物分類方法和雙名制被各國生物學家所接受,也促進了植物學的發展。

後來林奈經過反覆的比較研究,終於看見了生物世界的聯繫,刪去「自然系統」書中有關“種不會變”的篇章,從這裡,林奈第一次開啟了生物進化的大門,使人類對生物界的認識起了莫大的變化,終於釀成了生物學的革命。

林奈--大自然的園丁

〈小時〉clip_image001

父親憂愁地看著即將被退學的孩子:

"你為什麼會看路邊的小花、小草,

看到忘記去上課?"

〈長大後〉

他的未婚妻憂愁地想著:

"都要結婚了,他還要到海外三年,

只為幾朵叫不出名的小花?"

〈結婚以後〉

他的岳父大人歎氣道:

"怎麼辦?沒有人去給他看病,

聽說,連貓、狗生病了也不給他看,

有誰會信任一個一天到晚種花種草的醫生呢?"

〈年老時〉

全國的百姓都為他擔心:

"國王在他旁邊站了那麼久,

他卻一直在跟一朵小花說話。

他到底有沒有問題啊?"

但是,你知道嗎?--

有問題的世界,

只有有問題的人才能夠解決。

他給世界開一扇窗戶,

使人看出去,才知道這個世界是多麼美麗又多麼的有條有理。

他的名字留在每一本生物課本裡,

因著這個人的發現,

大學裡面產生了植物學系與動物學系。

他是誰呢?

偉大的生物學家--林奈。

                                                                                                                          

Technorati 的標籤:

                                                                                                       選至:http://name.nmmba.gov.tw/linnaean.htm

ring species-環物種

說明:

一物種因地理區隔(如湖泊、山嶽、峽谷)等因素沿著該區隔繁衍產生多個亞種,各相鄰亞種之間有著連續性的基因變化,當此一連續亞種之首尾物種亦相鄰,此物種整體分布型態如一圓環狀,故名為環物種

有趣的是,環物種的首尾兩亞種無法進行繁殖,於種之定義中已屬不同種,因此產生疊合多個亞種差距後竟跨越種差的奇妙現象。

此一現象對於林奈以降之傳統分類學認知,也就是種與種之間為一巨大、且難以跨越之壕溝的想法產生嚴重考驗。

例如:

1.山區,位於相鄰地區的族群之間可以互相交配,但序列的兩端族群卻無法交配,如果這兩個族群又剛好比鄰而居,就真正「成全」了環的形成目前已發現的環物種,舉一個例子就是美國西岸的蠑螈 Ensatina,它繞著加州中央谷 (Central Valley) 分佈,而位於環上七個亞種皆能互相交配,除了南端比鄰的 klauberi 和 eschscholtzi之外 (Brown, nd; Wake, 1997)。

2.此種鳥類於北極圈中構成一環物種。其七個亞種分布於英國、北美、東西伯利亞、西伯利亞、北歐,形成一環狀。其中北歐種與英國種無法雜交。

環物種 

亞種:

亞種(subspecies),種內佔據不同地理分布區或宿主、互不重疊生殖隔離不完善並具有一定形態差異的生物類群。

rings_species_example

圖片來源:http://www.absoluteastronomy.com/topics/Ring_species

404px-Ring_species_diagram_svg

圖片來源:http://www.absoluteastronomy.com/topics/Ring_species

藻類的生活史

「藻類」是一群具有釋氧性光合作用能力的生物群,個體簡單,沒有一般高等植物的維管束構造,也沒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無胚的形成。藻類主要生活於水,但只要是潮濕環境,光線足夠其光合作用所需,都可以發現藻類的蹤跡。藻類是水域生態系中重要的初級生產者,能夠捕捉光能將無機的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有機的碳水化合物(醣類),並將光能轉換成生物可以利用的化學能儲存在碳水化合物,過程中也放出氧氣,提供其它生物食物源與呼吸所需的氧氣,建構了水域生態系食物鏈的基礎和起始點。
藻類除在生態系中扮演初級生產者和氧氣生產者的角色外,也參與物質和能量的循環。此外,藻類對經濟重要性,包含正面與負面的重要性,前者如食品、飼(餌)料、土壤改良、抗生素、肥料、水的自淨作用、污水處理、生物學相關研究的材料、水污染的指標生物和刑事案件的判定等等
濕地環境中的藻類種類非常多,個體通常簡單而小,沒有根、莖、葉的分化,大都介於五~數百微米間,肉眼看不清楚,要藉助顯微鏡來觀察,也有少數種類可達數公分至數十公分。依據其在自然界中營養生長時,藻體細胞的組成情形,大略可將分為單細胞、群體或絲狀體型,也有狀似植物體的種類。
依據藻類的不同生態習性與生活,可將藻類可分為浮游藻和附著藻。浮游藻是指在水中漂浮生活的微型藻類,包括藍藻、綠藻、矽藻、甲藻、金藻、黃藻、隱藻、裸藻等。附著藻類需要固定在各種不同的基質上生長,一般分佈在各種濕地的沿岸或淺水區中的底泥、砂礫、石頭、岩石、植物、動物體上。
『濕地藻類』的種類和數量非常多,且對人類和其他濕地動物賴以生存的環境重要性並不亞於其他的生物。今就其重要性略述於下;
(一)在濕地生態系重要性方面
1.扮演初級生產者的角色絕大多數濕地藻類是自營性生物,體內含有光合作用色素和其他輔助色素,可以直接吸收太陽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將無機的二氧化碳轉變為有機的碳水化合物,直接或間接提供給其他濕地動物當作食物,而本身生長只需要環境中所提供的無機營養鹽、微量元素和適合的生長條件 (2).扮演氧氣生產者的角色濕地藻類進行光合作用時,光能會將水分子分解並放出氧氣,並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這些氧氣是水中溶氧和水中動物呼吸作用所需氧氣的主要來源。
資料來源: http://www.wetland.org.tw/about/hope/hope64/64-3.html

植物的生活史---蘚苔類

1.蘚苔類較矮小,用假根吸水和固定植物體。

2.蘚苔類受精過程,須以水為媒介。

3.蘚苔類的雄配子具有鞭毛,藉游泳方式和雌配子結合。

4 .有水,配子才能游泳。

5.蘚苔類很矮小,只要地上有一層薄薄的水(如露珠、下過雨後),便可完成有性生殖,因此須生活在陰溼的環境。

----------------------------------------------------------------------------------------------------------

假根:較原始的陸生植物沒有輸導組織,但具有由一個或多個細胞組成的假根,伸入土中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體,與維管束植物的根功能類似。

配子:生物的生殖細胞,染色體數目只有體細胞的一半。受精過程須以水為媒介的植物,雄配子通常具有鞭毛,可游泳。

有性生殖:在生殖過程中,會產生雄配子(精子)和雌配子(卵),經由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再發育成新個體。

以下為蘚苔類生長的影片

 http://www.wretch.cc/blog/songshowlin/28017407

可愛的蘚苔類圖片

image

                                                         土馬騌

image

                              土馬騌

image

                                  地錢

image

                                    地錢

image

                                        角蘚




人類的起源
分類:自然科學
2008/01/02 19:34
今天的自由時報刊登了一則國際新聞:氣候證據顯示 尼安德塔人是現代人老祖宗
有鑒於我對台灣記者的不信任,特別以Neanderthals 為關鍵字去拜請孤狗大神,找到這篇新聞:Neanderthals may be ancestors of modern humans, scientist says,看樣子是真的有這麼一篇論文發表,雖說自由時報把它節錄得不知所云,而且外電原文寫may be,在自由時報成了語氣堅定的肯定句。
在此先簡單介紹一下科學界現階段人類起源的主流說法。
依據考古學家在非洲挖到上千具古人類化石,已經可以證明,人類在數百萬年前起源於非洲,並且可以排列出一個連續的演化祖譜出來。最有名的是LUCY(正式名稱為阿法南猿),她是目前已知第一個可以直立行走的靈長類,生存在大約三百二十萬年前。LUCY這個名字源自於1974年該化石被挖掘出來的時候,現場的考古隊員正在播放披頭四的「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而我們小時候在歷史課本讀到的北京人、爪哇人,被統稱為直立人,年代大約在七十萬年前到二十萬年前。根據這些化石分布,科學家推論說,人類從非洲演化出來之後,大約在一百萬~一百五十萬年前從非洲出走了一批人散佈到世界各地,所以我們才會在亞洲與歐洲發現直立人,這是人類「第一次」從非洲出走。
而我們這些現代人類的起源,則有兩種不同學說,一種認為今天世界各地人類是由當地的直立人直接演化出來的,這種學說稱為「多源說」。另一派則認為,現代人起源於非洲,並且發生了「第二次」從非洲出走,取代了原先分布在歐亞的那些直立人,這種學說稱為「單源說」。
單源說除了化石證據的支持,最重要的是,這才能解釋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類都屬於同一個物種。不管是黑人白人黃人,在生物學上的分類都是現代智人(學名Homo sapiens)。如果全球各地人類都是由當地直立人演化出來的,那要如何解釋為什麼差異這麼大的地理環境,經過大約一百萬年的分隔之後,居然演化出完全一樣的後代?一個族群要維持成同一個物種,這個族群一定要維持大量且恆常的基因交流,在沒有飛機的年代,北京人要如何和爪哇人或海德堡人(歐洲的直立人)交流基因?因此結論就是,世界各地所有的現代人,在不算很久之前,擁有相同的祖先,因此世界各地的人,還來不及分化成不同的物種(所謂黑人白人黃人的「人種」差異在生物分類學上並不具意義)。
上個世紀八零到九零年代,由於分子生物學的證據,單源說成為目前學界主流理論。依據對全球各地人類的粒線體DNA的分析比較,科學家相信,現代智人大約在十五萬~二十萬年前從東非演化出來,其中一部份人越過紅海移動到阿拉伯半島,之後分成三路,第一路往北抵達歐洲;第二路越過中亞草原抵達西伯利亞平原,再從西伯利亞平原分散到西伯利亞高原以及今天中國東北、華北,還有一小撮人越過白令海峽抵達美洲,成為印地安人的祖先;第三路則是沿著南亞海岸線抵達印度半島、中南半島、華南,再從台灣與馬來半島遷移到太平洋各島嶼。

為什麼光看DNA就可以得到這些結論?這樣想好了,參考下圖,假設我們有這樣一個祖譜遷徙的歷史(這張圖畫得不好,因為粒線體DNA是母系遺傳,而這張圖是父系遺傳,但我懶得改了),然後去分析「我」這一輩的人的DNA,一定會發現,華北的「我」和美洲的「兄」血緣非常接近,和歐洲與南亞的堂兄弟有點距離,但和非洲那些人離很遠。因此差異程度最大的地方就是人類的起源地,而差異程度小,表示不久之前還有一個共同祖先。比較全球各地的人,就可以得到人類遷徙的歷史。

尼安德塔人最早是在1856年被發現於德國的尼安德塔河谷,是歐洲直立人的後裔,和我們並不屬於同一個種。他們生存的年代大約在十二萬年前到三萬年前,有營地、有工具、有葬禮、甚至有藝術品,算是非常靈巧先進的物種。由於他們消失的時間差不多與現代智人入侵歐洲的時間相當,因此幾乎可以確定尼安德塔人的消失與現代智人有關。也許是雙方長期對立謀殺,而現代智人所製作的石器較具優勢,使尼安德塔人落居下風;也許並沒有直接的屠殺,而是現代智人蠶食了尼安德塔人的地盤與獵物,使他們無立足之地,幾千年下來,就讓他們節節敗退然後消失了。
很多人不願相信現代智人將尼安德塔人消滅,「種族屠殺」這個詞總令人類對自己的劣根性感到坐立難安。在葡萄牙曾經發現過一具四歲小孩的骸骨,他同時具有現代智人與尼安德塔人的特徵,有人因此認為尼安德塔人並沒有完全消失,而是藉由通婚而被現代智人同化了。我個人認為這個證據太過薄弱,就算那具骸骨真的是混種,也無法證明說現代人有尼安德塔血統,只能說這兩種人可以雜交產生後代而已,但這個後代有沒有生殖能力都還是個問題,就像馬和驢可以交配產下騾,但騾並沒有繁殖能力。
回到新聞。根據新聞的報導,老實說我覺得這篇論文的說法一點說服力也沒有,基本上他只是根據過去幾萬年歐洲的天氣變化,就編出了一套尼安德塔人的演化故事,但這個故事看起來並沒有辦法解釋過去二三十年其他學者研究人類起源所發現的證據與資料,包括化石的與分子生物學的。如果尼安德塔人是現代人的祖先,那麼我們從DNA研究人類遷徙,應該會得到歐洲人差異最大的結論,而不是非洲人。如果尼安德塔人與抵達歐洲的現代智人完全混種了,那麼非洲、亞洲與美洲這些沒機會與之混種的,怎麼還會和歐洲人那麼像呢?像到大家在生物學上的分類都還是同一個物種?
當然,也許該教授有另外一個故事解釋這些,或者,我今天這些疑問完全來自記者轉述論文內容不當所致,其實那仍然是一篇很嚴謹的論文。
總而言之,該教授的主張仍只是一家之言。我不敢說目前的主流學說一定就是對的,科學史上多的是主流學說被異端學說推翻的故事,但我確實覺得目前的主流學說比較有說服力。對新聞媒體而言,非主流才能夠吸引大眾目光,才有新聞價值,越聳動越好,合不合理是另外一回事了,就像這一篇報導一樣。如果看了這一則新聞,就認定科學界已經得出「尼安德塔人是現代人的祖先」的共同結論,我要說的是,還差得很遠哩。


藻類的生活史

一.無性生殖:
1.分裂生殖:由單細胞的藻類一分為二的方法,如:單包藻.矽藻等
2.孢子生殖:由一個細胞自行產生許多孢子 的生殖方式,例如:間生藻.水綿等
3.裂片生殖:一個絲狀體斷成多個小絲狀體(由死細胞或異形細胞斷裂)
PS.孢子體形成孢子,孢子發育成新配子體!
二.有性繁殖法:必須先產生配子,然後進行結合,而產生配子的形式有:
1.同型配子:雌雄配子型態無區別
2.異型配子:雌雄配子型態有大小區別
3.精卵配子:雌雄配子分化為精子及卵子,其中精子有鞭毛可以運動,而卵子無鞭毛,無法運動,且卵子較精子大



人類的起源
分類:自然科學
2008/01/02 19:34
今天的自由時報刊登了一則國際新聞:氣候證據顯示 尼安德塔人是現代人老祖宗
有鑒於我對台灣記者的不信任,特別以Neanderthals 為關鍵字去拜請孤狗大神,找到這篇新聞:Neanderthals may be ancestors of modern humans, scientist says,看樣子是真的有這麼一篇論文發表,雖說自由時報把它節錄得不知所云,而且外電原文寫may be,在自由時報成了語氣堅定的肯定句。
在此先簡單介紹一下科學界現階段人類起源的主流說法。
依據考古學家在非洲挖到上千具古人類化石,已經可以證明,人類在數百萬年前起源於非洲,並且可以排列出一個連續的演化祖譜出來。最有名的是LUCY(正式名稱為阿法南猿),她是目前已知第一個可以直立行走的靈長類,生存在大約三百二十萬年前。LUCY這個名字源自於1974年該化石被挖掘出來的時候,現場的考古隊員正在播放披頭四的「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而我們小時候在歷史課本讀到的北京人、爪哇人,被統稱為直立人,年代大約在七十萬年前到二十萬年前。根據這些化石分布,科學家推論說,人類從非洲演化出來之後,大約在一百萬~一百五十萬年前從非洲出走了一批人散佈到世界各地,所以我們才會在亞洲與歐洲發現直立人,這是人類「第一次」從非洲出走。
而我們這些現代人類的起源,則有兩種不同學說,一種認為今天世界各地人類是由當地的直立人直接演化出來的,這種學說稱為「多源說」。另一派則認為,現代人起源於非洲,並且發生了「第二次」從非洲出走,取代了原先分布在歐亞的那些直立人,這種學說稱為「單源說」。
單源說除了化石證據的支持,最重要的是,這才能解釋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類都屬於同一個物種。不管是黑人白人黃人,在生物學上的分類都是現代智人(學名Homo sapiens)。如果全球各地人類都是由當地直立人演化出來的,那要如何解釋為什麼差異這麼大的地理環境,經過大約一百萬年的分隔之後,居然演化出完全一樣的後代?一個族群要維持成同一個物種,這個族群一定要維持大量且恆常的基因交流,在沒有飛機的年代,北京人要如何和爪哇人或海德堡人(歐洲的直立人)交流基因?因此結論就是,世界各地所有的現代人,在不算很久之前,擁有相同的祖先,因此世界各地的人,還來不及分化成不同的物種(所謂黑人白人黃人的「人種」差異在生物分類學上並不具意義)。
上個世紀八零到九零年代,由於分子生物學的證據,單源說成為目前學界主流理論。依據對全球各地人類的粒線體DNA的分析比較,科學家相信,現代智人大約在十五萬~二十萬年前從東非演化出來,其中一部份人越過紅海移動到阿拉伯半島,之後分成三路,第一路往北抵達歐洲;第二路越過中亞草原抵達西伯利亞平原,再從西伯利亞平原分散到西伯利亞高原以及今天中國東北、華北,還有一小撮人越過白令海峽抵達美洲,成為印地安人的祖先;第三路則是沿著南亞海岸線抵達印度半島、中南半島、華南,再從台灣與馬來半島遷移到太平洋各島嶼。

為什麼光看DNA就可以得到這些結論?這樣想好了,參考下圖,假設我們有這樣一個祖譜遷徙的歷史(這張圖畫得不好,因為粒線體DNA是母系遺傳,而這張圖是父系遺傳,但我懶得改了),然後去分析「我」這一輩的人的DNA,一定會發現,華北的「我」和美洲的「兄」血緣非常接近,和歐洲與南亞的堂兄弟有點距離,但和非洲那些人離很遠。因此差異程度最大的地方就是人類的起源地,而差異程度小,表示不久之前還有一個共同祖先。比較全球各地的人,就可以得到人類遷徙的歷史。

尼安德塔人最早是在1856年被發現於德國的尼安德塔河谷,是歐洲直立人的後裔,和我們並不屬於同一個種。他們生存的年代大約在十二萬年前到三萬年前,有營地、有工具、有葬禮、甚至有藝術品,算是非常靈巧先進的物種。由於他們消失的時間差不多與現代智人入侵歐洲的時間相當,因此幾乎可以確定尼安德塔人的消失與現代智人有關。也許是雙方長期對立謀殺,而現代智人所製作的石器較具優勢,使尼安德塔人落居下風;也許並沒有直接的屠殺,而是現代智人蠶食了尼安德塔人的地盤與獵物,使他們無立足之地,幾千年下來,就讓他們節節敗退然後消失了。
很多人不願相信現代智人將尼安德塔人消滅,「種族屠殺」這個詞總令人類對自己的劣根性感到坐立難安。在葡萄牙曾經發現過一具四歲小孩的骸骨,他同時具有現代智人與尼安德塔人的特徵,有人因此認為尼安德塔人並沒有完全消失,而是藉由通婚而被現代智人同化了。我個人認為這個證據太過薄弱,就算那具骸骨真的是混種,也無法證明說現代人有尼安德塔血統,只能說這兩種人可以雜交產生後代而已,但這個後代有沒有生殖能力都還是個問題,就像馬和驢可以交配產下騾,但騾並沒有繁殖能力。
回到新聞。根據新聞的報導,老實說我覺得這篇論文的說法一點說服力也沒有,基本上他只是根據過去幾萬年歐洲的天氣變化,就編出了一套尼安德塔人的演化故事,但這個故事看起來並沒有辦法解釋過去二三十年其他學者研究人類起源所發現的證據與資料,包括化石的與分子生物學的。如果尼安德塔人是現代人的祖先,那麼我們從DNA研究人類遷徙,應該會得到歐洲人差異最大的結論,而不是非洲人。如果尼安德塔人與抵達歐洲的現代智人完全混種了,那麼非洲、亞洲與美洲這些沒機會與之混種的,怎麼還會和歐洲人那麼像呢?像到大家在生物學上的分類都還是同一個物種?
當然,也許該教授有另外一個故事解釋這些,或者,我今天這些疑問完全來自記者轉述論文內容不當所致,其實那仍然是一篇很嚴謹的論文。
總而言之,該教授的主張仍只是一家之言。我不敢說目前的主流學說一定就是對的,科學史上多的是主流學說被異端學說推翻的故事,但我確實覺得目前的主流學說比較有說服力。對新聞媒體而言,非主流才能夠吸引大眾目光,才有新聞價值,越聳動越好,合不合理是另外一回事了,就像這一篇報導一樣。如果看了這一則新聞,就認定科學界已經得出「尼安德塔人是現代人的祖先」的共同結論,我要說的是,還差得很遠哩。














人類的起源
分類:
自然科學
2008/01/02 19:34












今天的自由時報刊登了一則國際新聞:氣候證據顯示 尼安德塔人是現代人老祖宗
有鑒於我對台灣記者的不信任,特別以Neanderthals 為關鍵字去拜請孤狗大神,找到這篇新聞:Neanderthals may be ancestors of modern humans, scientist says,看樣子是真的有這麼一篇論文發表,雖說自由時報把它節錄得不知所云,而且外電原文寫may be,在自由時報成了語氣堅定的肯定句。
在此先簡單介紹一下科學界現階段人類起源的主流說法。
依據考古學家在非洲挖到上千具古人類化石,已經可以證明,人類在數百萬年前起源於非洲,並且可以排列出一個連續的演化祖譜出來。最有名的是LUCY(正式名稱為阿法南猿),她是目前已知第一個可以直立行走的靈長類,生存在大約三百二十萬年前。LUCY這個名字源自於1974年該化石被挖掘出來的時候,現場的考古隊員正在播放披頭四的「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而我們小時候在歷史課本讀到的北京人、爪哇人,被統稱為直立人,年代大約在七十萬年前到二十萬年前。根據這些化石分布,科學家推論說,人類從非洲演化出來之後,大約在一百萬~一百五十萬年前從非洲出走了一批人散佈到世界各地,所以我們才會在亞洲與歐洲發現直立人,這是人類「第一次」從非洲出走。
而我們這些現代人類的起源,則有兩種不同學說,一種認為今天世界各地人類是由當地的直立人直接演化出來的,這種學說稱為「多源說」。另一派則認為,現代人起源於非洲,並且發生了「第二次」從非洲出走,取代了原先分布在歐亞的那些直立人,這種學說稱為「單源說」。
單源說除了化石證據的支持,最重要的是,這才能解釋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類都屬於同一個物種。不管是黑人白人黃人,在生物學上的分類都是現代智人(學名Homo sapiens)。如果全球各地人類都是由當地直立人演化出來的,那要如何解釋為什麼差異這麼大的地理環境,經過大約一百萬年的分隔之後,居然演化出完全一樣的後代?一個族群要維持成同一個物種,這個族群一定要維持大量且恆常的基因交流,在沒有飛機的年代,北京人要如何和爪哇人或海德堡人(歐洲的直立人)交流基因?因此結論就是,世界各地所有的現代人,在不算很久之前,擁有相同的祖先,因此世界各地的人,還來不及分化成不同的物種(所謂黑人白人黃人的「人種」差異在生物分類學上並不具意義)。
上個世紀八零到九零年代,由於分子生物學的證據,單源說成為目前學界主流理論。依據對全球各地人類的粒線體DNA的分析比較,科學家相信,現代智人大約在十五萬~二十萬年前從東非演化出來,其中一部份人越過紅海移動到阿拉伯半島,之後分成三路,第一路往北抵達歐洲;第二路越過中亞草原抵達西伯利亞平原,再從西伯利亞平原分散到西伯利亞高原以及今天中國東北、華北,還有一小撮人越過白令海峽抵達美洲,成為印地安人的祖先;第三路則是沿著南亞海岸線抵達印度半島、中南半島、華南,再從台灣與馬來半島遷移到太平洋各島嶼。

達爾文

   一提到查爾斯.達爾文,大家都知道是那位在人類文化史上留有盛名的進化論提倡者,不過當他乘上那艘小獵犬號時,還是個默默無聞的人!當時的他已對生物的物種問題很關心。

小蠟犬號出發後,沿著南美海岸南下,繞過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於一八三五年九月來到東太平洋赤道上的加拉巴哥群島。在這四年的航行中,達爾文一路觀察並採集動植物標本,不過,真正對達爾文腦海中所纏繞的物種起源問題有啟發的,還是太平洋上加拉巴哥群島的各種生物。

加拉巴哥群島的生物

「明顯的差異與微妙的類似」之典型

加拉巴哥群島在厄瓜多爾西方約一千公里的太平洋上,由十四個散佈在赤道附近的小島組成。加拉巴哥(Galapagos)在丙班牙語中的意思就是「烏龜」。

 

此群島正如其名,島上有重量超過一百公斤的象龜2 ,使達爾文一行人大為吃驚,另外,還有長達一公尺以上的  (iguana),這種蜥蜴有住在海岸附近的海生型及住在內陸的陸生型,且兩者不屬同種。此外尚有鵜鶘(pelican)的同類軍艦鳥、海鷗、鰹鳥、金翅雀(finich)等珍鳥。這些遠離大陸的島嶼上,能遠飛的鳥類及能長期挨餓的爬蟲類特別多。

加拉巴哥群島上的生物與其地地區的生物相此確實有不凡之處,不僅鳥類及爬蟲類如此,其它像魚貝類、昆蟲、花草等亦復如此。例如,達爾文在那裡所採集的十五種魚,以及十六種陸生貝類中的十五種都是別處看不到的新種。加拉巴哥群島可說是物種的寶庫。

不過這些幾乎全是新種的島上生物,與一千公里外的南美太平洋岸的生物有很徵妙的相似之處,即既有明顯的差異又有微妙的類似。小獵犬號在島上停留了五個星期,臨走的前幾天,該群島的副領事來向他們道別,閒談間,副領事說:「這群島上雖然有很多形態相似的烏龜,但我一眼就可以看出那隻是屬於那個島的。」達爾文聽了這句話,心中有著很大的迴響,因為他在這裡的鷽鳥身上也發現了同樣的現象。加拉巴哥群島上的鷽鳥共有十三種,基本上牠們的形態都很相似,但喙的長度及彎曲度即各不相同。達爾文心裡想,這些差異可能和各島上的鳥類的食物,如植物種子、毛蟲、昆蟲等不同有關。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導致各物種間的差異的原因不就很明顯了嗎?達爾文從觀察加拉巴哥群島的生物所得的靈感,為日後論生物進化的不朽名著「物種原始」奠下了基礎。

第4課重點整理

4-1生物的命名與分類


1.人們給生物稱呼,以方便討論,這種稱呼即為俗名


2.現今的生物命名方法:二名法


(1)瑞典生物學家林奈所創


(2)採用拉丁文書寫


(3)由二名法所命名的生物名子為學名


3.學名第一個字為屬名, 第二個字為種小名


屬名是名詞,代表生物的分類關係,種小名是形容詞,描述生物的特徵、產地或是其他意義的形容詞。


生物的分類有七層,由高至低依序為:界、門、綱、目、科、屬、種


分類階層越低,包含種類越少,但生物間的親緣關係越接近


『種』的定義:一群生物有多項相似的特徵,可在自然情況下交配繁殖,並產下具有生殖能力的後代


目前科學家把生物分成五大界,包含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植物界、動物界


病毒


病毒在分類上的爭議:


(1)病毒只具部份生物的特性,如:只能在活細胞中繁殖


(2)病毒不屬於五界之中任何一界,許多科學家甚至 不認為病毒是生物


病毒的構造:病毒外層是蛋白質所構成的外殼內部有遺傳物質


病毒種類繁多,有些能侵入人體,引起疾病



4-2原核生物與原生生物


原核生物


1. 生物五大界中,原核生物是構造簡單的生物。


2. 原核生物的細胞沒有真正的細胞核,遺傳物質散佈在細胞質內。核膜為真核生物組成細胞核外圍的膜,原核生物沒有核膜。但不論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都有細胞膜。


3. 原核生物分布範圍廣泛,棲息的環境多樣,高空、溫水、冰原、動物腸道都有他們的存在。


4. 原核生物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型態


5. 包含所有的細菌都是原核生物



1) 細菌依形態可分為桿菌、球菌、螺旋菌










2) 細菌在生態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1)有些生物能分解生物遺體與排泄物→此類細菌扮演分解者角色


(2)有些細菌生存在生物體內,與生物維持親密關係


(3)有些細菌可幫植物吸收養分


(4)有些細菌會導致嚴重疾病


3) 有些原核生物可行光合作用,如:藍綠藻


(1)細胞內有葉綠素和其他色素,可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


(2)藍綠菌體外大多有一層黏滑的膠質具有保護作用


原生生物界


原生生物是由原核生物演化來的,種類多構造簡單,多為單細胞生物。


1 原生生物:沒有細胞壁,大部分吃其他生物維生or有機物質維生,可以生活在水中


2 有些有纖毛or鞭毛等構造,如鐘形蟲、草履蟲。


3 有些可以藉由改變細胞外型來移動,如變形蟲。


4 有些會寄生在其他動物身上,如瘧原蟲


藻類


有細胞壁,有葉綠體能行光合作用,但沒有為管束何真正的根莖葉,多數生活在水中,是水域環境中重要的生產者


1 藻類被認為是植物的祖先


2 藻類型態多樣,有為小的單細胞藻類,如單胞藻,也有大型的多細胞藻類,如海帶。


3 不一定每種藻類都是綠色,有些含有色素,產生不同顏色,如紫菜呈紅色。


4 有些藻類可食用


原生菌類


1 原生菌類生活在有腐木落葉的環境中,已吞噬有機物維生,如黏菌。


2 一開始他並沒有細胞壁,在產生繁殖時才出現細胞壁



4-4植物界


植物是具有細胞壁的多細胞生物,多數都含有葉綠體,可行光合作用,自行製造養分。


植物是由水中的綠藻類演化而來,


有一部份植物維持類似藻類的生活方式,以擴散作用運輸體內物質,這類植物個體通常較矮小,稱為無維管束植物,如鮮苔類


另外還有一些植物發展吃具有專門負責體內物質運輸的維管束,這類植物個體通常較高大,稱為維管束植物,如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蘚苔植物


1 蘚苔植物是最先出現在陸地的植物。


2 蘚苔植物的外表演化出角質層,可以保護植物,以防止水分的過度散失。


3 還沒演化出維管束,所以水分和養分的運輸速度較慢,因此個體通常都較為矮小。


4 在潮溼的地面、牆壁或樹幹上,常常可以發現它們。地錢和土碼騌。


l 土馬鬃,具有直立的假莖,其上著生假葉,並有假根固著在土壤內。


l 地錢,其綠色的植物體平鋪於地面上,腹部的假根則固著在土壤內,以吸收水分。

蕨類植物

1. 蕨類植物具有根莖葉,是最早演化出維管束的植物


2. 蕨類植物多生長在陰溼的地方。


3. 蕨類植物的莖常埋於地下,稱為地下莖;但有些種的莖則直立且高大,如筆筒樹。


4. 蕨類的葉多呈羽狀複葉。蕨葉的背面常有孢子囊聚集成堆。孢子囊內的孢子很微小,需要用顯微鏡觀察,成熟後會由孢子囊散出,隨風飄散。


5. 蕨類植物曾是鼓聲帶分布最廣的植物


6.我們燃燒的煤炭,大都是古代高大的蕨類植物深埋於地層中,經過長久的時間而形成的。

有些蕨類可以食用如鳥巢蕨(山蘇) 

 筆筒樹是高大的樹狀蕨類,植株可達6~8m

蕨類植物因葉狀優美且耐陰濕,是理想的室內觀葉植物如鐵線蕨

 台灣水韭是台灣的保育類植物,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夢幻湖

種子植物

1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皆產生種子而繁殖。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而被子植物的種子則包藏於果實中。

2 種子外都有種皮保護,可敵抗乾燥的環境並保存,內部有養分,可工種子裡的胚發育。

3 種子植物的精細胞可藉花粉管運送到胚中,與卵結合,不需以水分作媒介因此種子植物在現今地球陸地上占了大部分的生長面積

被子植物

1 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是花,又稱為開花植物。

2 被子植物依種子內子葉的數目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

3 雙子葉植物的種子中有兩枚子葉,葉具網狀脈,花瓣數為四、五或其倍數,莖內維管束排列成環狀,如杜鵑、小白菜、櫻花、朱槿和玉山絲等

4 單子葉植物的種子中有一枚子葉,葉脈為平行脈,花瓣數為三或三的倍數,莖內維管束成散狀排列,如百合、稻、蘭花、慈菇、台灣有點草和竹子等

5 被子植物的種子包被於果實內,以獲得保護,被子植物的種類很多,如日常所見的樹木、花草和蔬菜等,可供食用、藥用或欣賞。








林奈的簡介


在16世紀人們知道了約6000種植物,而17世紀植物學家又發現了約12000個新種,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博物學家搜集到大量的動物、植物和化石等標本,所以到了18世紀對生物物種進行科學的分類變得亟為迫切,林奈正是這科學發展新時期的傑出代表。林柰1707年5月22日生於有「北歐花園」之稱的斯堪尼(Skane),是瑞典的植物學家和冒險家,首先構想出定義生物屬種的原則,並創造出統一的生物命名系統。
  雙名命名制最早是在1623年由瑞典植物學家鮑興創立,也叫二名法。即是用兩個拉丁文字構成一個生物的名稱,二名法的第一個字是屬名,第二個字是種名,後面還附有命名人的姓名。但早在古希臘時代的亞里斯多德已具有雙名制的雛型,只是到了林奈才將雙名制完善和推廣。
  林奈在生物學中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為分類體系和雙名制命名法。1758年出版的《自然系統》是林奈人為分類體系的代表作。在林奈以前,由於沒有統一的命名法則,各國學者都按自己的方法命名植物,致使植物學研究困難重重,主要的困難在因為語言、文字上的隔閡出現同物異名、異物同名的混亂現象及植物學名冗長。林奈統一用拉丁文作為植物學名並採用雙名制命名法,即植物的常用名稱由兩部分所組成,前者為屬名,名詞為要;後者為種名,以形容詞為要。結合命名,林奈規定學名必須以12個字為限。林奈的植物分類方法和雙名制被各國生物學家所接受,也促進了植物學的發展。
  後來林奈經過反覆的比較研究,終於看見了生物世界的聯繫,刪去「自然系統」書中有關“種不會變”的篇章,從這裡,林奈第一次開啟了生物進化的大門,使人類對生物界的認識起了莫大的變化,終於釀成了生物學的革命。

恐龍滅絕的原因

恐龍是出現於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並繁榮於六千五百萬年前結束之中生代的爬蟲類。恐龍在某一時期突然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這個迷至今仍無人能解。
      地球過去的生物,均被記錄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層中,即曾發現許多恐龍的化石。其中可以見到大量或呈現各式各樣形狀的骨骼。但是,在緊接著的新生代地層中,卻完全看不到恐龍的化石。由此推知恐龍在中生代時一起滅絕了。
關於恐龍絕種的真正原因,自古以來即眾說紛云,但都沒有一個一定的論點,因此到目前為止仍究是一個未解的謎題,在此僅將一些較為人所知的說法分述如下:
1.隕石碰撞說:
      距今六千五百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曾撞擊地球,使得君臨地球長達一億數千萬年的恐龍絕種。此理論是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路易.阿爾巴列斯博士等四位科學家所提出的。
      這一顆巨大的隕石,直徑大約十公里。因撞擊而造成的火山口地形,直徑達兩百公里。因撞擊而產生的能量,若換算成黃色火藥,則相當於一百萬億噸(megaton)。粉塵經由大氣層擴散至成層圈。導致地球持續了數個月的黑暗狀態。在這段期間中,以恐龍為首的許多生物都因之而絕種。
2.彗星碰撞說:
     『彗星碰撞說』是以古生物學者─大衛.勞普以及約翰.塞普柯斯基發表的「古生物的絕種是每兩千六百萬年發生一次」論點為開端而產生的。路易.阿爾巴勒茲將這個論點及自己的理論送給天體物理學者─查理.謬拉,後來謬拉就認為是由於太陽的半星復仇女神星的引力,週期性地把彗星推向地球的緣故。
3.造山運動說:
      在白堊紀末期發生的造山運動使得沼澤乾涸,許多以沼澤為家的恐龍就無法再生活下去。因為氣後變化,植物也改變了,食草性的恐龍不能適應新的食物,而相繼滅絕。草食性恐龍滅絕,肉食性恐龍也失去了依持,結果也滅絕了。此一滅絕過程,持續了1,000─2,000萬年。到了白堊紀末期,終至在地球上絕跡。
4.氣候變動說:
      由於大陸移動的結果,海流產生改變,更引起氣候巨幅的改變。嚴寒的氣候使植物死亡,食物缺乏而導致了恐龍的滅亡。
5.火山噴火說:
因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噴火使得鹽素大量釋出,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亡。
6.海洋潮退說:
      根據巴克的說法,海洋潮退,陸地接壤時,生物彼此相接觸,因而造成某種類的生物絕種。例如袋鼠,袋鼠能在歐洲這種島嶼大陸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陸上遇見別種動物就宣告滅亡。
      除了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以外,還有疾病與寄生蟲等的傳染問題。
7.溫血動物說:
      有些人認為恐龍是溫血性動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堊紀晚期的寒冷天候而導致無法存活。因為即使恐龍是溫血性,體溫仍然不高,可能和現生樹獺的體溫差不多,而要維持這樣的體溫,也只能生存在熱帶氣候區。同時恐龍的呼吸器官並不完善,不能充分補給氧,而牠們又沒有厚毛避免體溫喪失,卻容易從其長尾和長腳上喪失大量熱量。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如果體溫降到一定的範圍之下,就要消耗體能以提高體溫,身體也就很快地變得虛弱。牠們過於龐大的體驅,不能進入洞中避寒,所以如果寒冷的日子持續幾天,可能就會因為耗盡體力而遭到凍死的命運。
8.自相殘殺說:
      有人認為造成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是自相殘殺的結果─肉食性恐龍以草食恐龍為食,肉食恐龍增加,草食恐龍自然越來越少,最後終於消失,肉食恐龍因無肉可食,就自相殘殺,最後終於同歸於盡。
9.壓迫學說:
      恐龍的數目急增,在植物有限的情況下,造成了草食性恐龍的滅絕,接著靠食用草食性恐龍為生的肉食性恐龍也因為食物的不足而跟著死亡。
      何以恐龍會在歷經了長達約兩億年的生態平衡之後突然增加,為此學說成立的重要關鍵,也直接地造成了許多學者對恐龍異常增產的原因檢討。
10.哺乳類犯人說:
      在中生代後半,已有哺乳類的祖先生存。根據化石的記錄,當時的哺乳類體型甚小,數量也十分有限,直到白堊紀的後期,數量才開始急速增加。推測牠們屬於以昆蟲等為主食的雜食性,這些小型哺乳類發現恐龍的卵之後,即不斷取而食之。
      真的是如此嗎?如果哺乳類戰勝了恐龍,那麼隨著哺乳類化石的增加,恐龍的化石應逐漸減少才對,但事實上並沒有出現這種化石交替的現象。
      哺乳類化石真正的增加,是在恐龍的時代終了之後。而且,恐龍的化石是在突然之間消失。因此,恐龍被哺乳類消滅之說是不能成立的。
11.種的老化說:
      認為恐龍由於繁榮期間長達一億數千萬年,使得肉體過於巨體化。而且,角和其他骨骼也出現異常發達的現象,因此在生活上產生極大的不便,終於導致絕種。
      恐龍中最具代表性的雷龍,體長二十五公尺,體重達三十噸,由於體型過於龐大,使動作遲鈍而喪失了生活能力。另外,三角龍等則因不斷巨大化的三隻角以及保護頭部的骨骼等部位異常發達,反而走向自滅之途。
      不過,並非所有的恐龍體型都如此龐大,也有體長僅一公尺左右的小恐龍。另外,也有骨骼像鹿一般,能夠輕快奔跑的恐龍。但為什麼這種恐龍也同時絕種了呢?
      而且,異常發達的骨骼等部位,在冷血動物體內,推測能夠吸收外界的溫度,也能放出體內的熱,以調節身體的溫度,具有非常有利的功能。
由此可知,恐龍曾生存於很長的期間內,因此從很久以前開始,就有不少人對於恐龍因種的老化而絕種的說法表示懷疑。
12.生物鹼學說:
      這種學說認為恐龍所生存的最後時期─亦即白堊紀,開始出現顯花植物,其中某些種類含有有毒的生物鹼,恐龍因大量攝食,引起中毒而死亡。因為,哺乳類能夠藉味覺和嗅覺來分辨有毒的植物,但是恐龍卻沒有這種能力。
      不過,含有生物鹼的植物並非突然出現於白堊紀後期,在恐龍絕種的五百萬年前已經可以見到。此學說未說明何以恐龍在這段期間內仍能生存。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