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9日 星期六

沒有背鰭的豚

 

江豚的英文名意指「無鰭鼠海豚」,是因為牠們的背部沒有

背鰭,取而代之是一行行的背部疣粒。屬於鼠海豚科的物種

大部分較害怕人類

江豚的顏色呈灰黑色,淺灰色的初生江豚會隨年齡而慢慢變

深灰色。

每年均有約十條豚於死後沖上香港的海岸線,當中腐爛不

堪的雖佔較大比數,但亦有一些剛死去不久的豚可讓研究

員找出其死因。

 650_430_1235541789

可愛吧~

我們發現,部份江豚是被漁網纏著而窒息死亡,這亦是主要

威脅江豚的人為因素;有部份豚則感染一種名為「肺蟲」

的寄生蟲,令牠們的呼吸系統出現嚴重問題;更有一些江豚

身上滿佈傷痕及呈重傷跡象,相信是被船隻碰撞所致。在江

豚擱淺的紀錄內,有一條江豚被鯊魚襲擊而死,所以鯊魚亦

可能是江豚唯一的天敵。

 pic22098

我們快絕種了~  看在我們可愛的份上,請好好保護我們

江豚的長遠存活蒙上陰影,從江豚身上的污染物分析結果

中,驗出有部份江豚含有高濃度的有機氯化物(例如PCB及

DDT)及重金屬(例如水銀),情況令人關注。雖然我們尚未清

楚這些污染物對江豚的存活構成多大的威脅,但相信這些有

機氯化物及重金屬長遠會對江豚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

請善待我吧~

鴨子say:上面那張我看了快吐了~噁

附上在大自然中的照片吧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5080210657

http://zh.wikipedia.org/zh/%E6%B1%9F%E8%B1%9A

海上救起的梅花鹿 仍逃不過安樂死

漂浮在台東縣成功鎮外海的梅花鹿,被救上岸後仍難逃「死刑」,昨天傍晚檢疫單位以「來源不明」施以安樂死。救鹿的漁夫張天守得知驚愕地說:「我救牠的命,現在又要殺,那倒不如不要救。」

傳出母鹿是「一屍兩命」?張天守說,不是獸醫,但摸梅花鹿的肚大大、肥肥的,「很像懷孕。」對此,檢疫單位不願證實。

這頭落海的梅花鹿,前天在成功鎮外海三百公尺處漂浮,海巡署人員一度將鹿耳朵看成是戴著潛水鏡的人類,與鄰近漁船合力救起。

北縣金山漁民柯文欽今年4月21日在外海救回一隻梅花鹿,也被安樂死。
本報資料照/記者游明煌攝影

這頭梅花鹿不是第一個案例,今年四月廿一日,台北縣金山鄉野柳外海也被發現有梅花鹿,被漁民救起後,同樣難逃安樂死!

由於這是不到兩個月內第二度有梅花鹿落海,讓人不可思議,防檢局人員昨到場檢查這隻梅花鹿的狀況時,透露「壓力大」,「因為一隻鹿,媒體報導、上司關切,甚至動物保護人士都講話,實在不知如何處置?」

台東縣鹿野鄉鹿鳴溫泉酒店一度伸出「援手」,要求台東縣動物防疫所同意認養這隻鹿但被婉拒,酒店公關黃振國說,動物防疫所的理由是這隻鹿查無主人,若要認養,得經過層層動物防疫程序,過程複雜,更棘手的是後續的防疫。

梅花鹿不知將亡,白天時雙眼炯炯有神、探看四周,雖然有人不捨聲援,防檢局最後決定依法辦理。防檢局高雄分局副分局長陳宏伯說,梅花鹿來源不明,且屬口蹄類,台灣曾屬口蹄疫區,必須以較強硬手段處理。

傍晚六點半,針劑插入四隻腳都被綑綁的梅花鹿頸靜脈,鹿眼緩慢闔閉,不再掙扎。「盼大家往更深層的意義想」,陳宏伯強調,防疫人員私下也不捨,「但真的不敢承擔風險,一隻鹿重要?還是台灣畜牧業重要?」

Technorati 的標籤:



端午節立蛋

為了驅除疾厄,端午節當天都可以見到住家門口都掛艾草,以及「鍾馗」的畫像,成人飲雄黃酒,而且還會讓小孩配帶香包,這些物品聽說都是據有避邪和保平安的作用。而且台灣的「打午時水」的風俗,只要在端午節當天中午打的井水,聽說具有治病的特效,此外,若能在端午節當天的正午時能將雞蛋直立起來,表示未來的這一年會有好運的到來。
因為一般認為端午節正午,陽氣最重,所以能將雞蛋立起。據聞若在端午節中午能把生雞蛋直立起來,來年便會鴻運當頭。在端午節這天,最容易將蛋直立起來,是因在端午節時,太陽直射北半球,太陽引力與地心引力相互拉扯,恰巧形成兩股反方向的拉扯力量,作用在雞蛋上,就容易使蛋直立起來,同時,為蛋找一個摩擦力大的地方,如水泥地或有微細粒子的地面,也有助於將蛋直立起來。


相傳端午節這天中午地心引力較強,可以較容易將雞蛋豎立起來,不過科學家指出,端午節中午的地心引力與平常時相同,只要有耐心,隨時都可以將雞蛋立起。
12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9052910364

http://tw.image.search.yahoo.com/images/view?back=http%3A%2F%2Ftw.image.search.yahoo.com%2Fsearch%2Fimages%3F_adv_prop%3Dimage%26ei%3DUTF-8%26va%3D%25E7%25AB%258B%25E8%259B%258B%25E5%259C%2596%25E7%2589%2587%26fr%3Dyfp-s&w=500&h=375&imgurl=farm3.static.flickr.com%2F2484%2F3572510584_4b44db8993.jpg&rurl=http%3A%2F%2Fwww.flickr.com%2Fphotos%2Fmajump%2F3572510584%2F&size=77k&name=%E7%AB%AF%E5%8D%88%E7%AB%8B%E8%9B%8B&p=%E7%AB%8B%E8%9B%8B%E5%9C%96%E7%89%87&oid=e8c17e08584cf5ba&fr2=&fusr=ma+jump&no=20&tt=9824&sigr=11fv38gdh&sigi=11mbuqqkn&sigb=13omcph47&type=JPG

 

一)吃粽子
是因屈原投江,民眾怕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用竹筒裝好米食投入江中,後來演變成用竹籜、竹葉包好投入江裡餵魚、蝦。
(二)喝雄黃酒
因端午節後各種蟲類,開始活躍起來,瘟疫漸多,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傳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黃酒之後,差點現出蛇形,所以民眾則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

http://library.ndmctsgh.edu.tw/libnews/9306/0505.htm

可憐的梅花鹿

墜海梅花鹿獲救 防疫考量恐銷毀

6/9在台東縣成功鎮沿海,有一隻不明原因掉進海裡的梅花鹿,海巡隊和漁民花了好大的功夫將牠捕捉上岸,後來發現是一隻成年的母鹿,可是牠身上沒有飼養的耳標標記,來源不明,雖然有民眾得知這個消息想要認養牠,可是海巡隊和疫政單位擔心是走私的偶蹄類動物,恐怕引發口蹄疫情,不但無法讓人領養,還可能遭到銷毀的命運。

一度被誤認是浮潛民眾發生意外,漂浮在海上的這隻梅花鹿,看到有人來救牠,嚇得奔命游走,後來漁民用膠筏,費了好大的功夫才把牠從海裡救上岸。

這隻梅花鹿是一隻成年的母鹿,大約有四十公斤重,牠也是一種會引發口蹄疫的偶蹄類動物,而且牠身上沒有任何飼養標記,來源不明,海巡官兵要靠近查看都必須穿上防護衣。

雖然有民眾得知消息,想要來領養這隻梅花鹿,可是依規定,來路不明的動物不能飼養,而動植物防疫局高雄分局也已經派人進駐台東,準備要將這隻梅花鹿帶回處理。

從海裡被救起來的這隻梅花鹿,在台東成功海巡隊過了一天一夜,體力好像還沒有恢復,一直懶洋洋的趴在被圍起封鎖線的車庫,或許牠可能已經知道,可能會遭到銷毀的命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611/79/27azb.html

1

http://tw.news.yahoo.com/photo/url/d/i/100611/78/20100611_3730679/20100611_3730679.jpg.html

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梅花鹿之殺與不殺?

昨天在台東成功外海,被漁民從海上救回的梅花鹿,因為無法判斷是本土種或外來種,也沒有飼主來認領,防檢局人員檢驗後,因為怕有傳染病,還是決定把梅花鹿安樂死,當初努力把鹿救起的漁民,直說這麼可愛的梅花鹿被處死,好可憐。

獲救的母梅花鹿睜著大大的眼睛,無辜的看著穿著白色防護衣的人,在牠四周來回噴藥消毒,噴噴噴,噴到梅花鹿好緊張,直挺挺警戒站了半個小時,才因為體力不支坐下。但是梅花鹿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在倒數計時。因為牠身上沒有任何標記,和一般人工飼養梅花鹿耳朵有標記,明顯不同。擔心有傳染病,好不容易從海上救起來的梅花鹿,還是被安樂死了。讓當初辛苦救梅花鹿的漁民張先生,很捨不得。

救梅花鹿的張先生,說他很難忘在海上釣魚,竟然釣到梅花鹿的驚奇。當時母梅花鹿求生意志很強,奮力在海上游泳。還因為害怕,梅花鹿還踢了救牠的張先生好幾腳。但是梅花鹿到底從哪來的?專家研判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梅花鹿跑到海邊玩水遇到漲潮而漂流,也有可能是飼主從綠島運到台東,梅花鹿不小心落海。和這頭母梅花鹿命運相同的,還有兩個月前在金山外海游泳的梅花鹿,可惜牠們逃過海上劫難,還是難逃一死。愛心逃敵防疫考量,令人直呼可惜。

 

我覺得

如果是我

我不殺

我如果是那漁民

我寧願不救牠

不然放到動物園個別關起來也好

為何要殺

好歹也是一條生命

至於傳染病的問題

那是我們人可以預防的事吧!

原來在那些官員眼裡

只有傳染病的問題~~

中華白海豚

 

外型

身 形

中 華 白 海 豚 身 體 光 滑 , 沒 有 毛 髮 , 呈 流 線 形 ,減 低 水 的 阻 力 , 令 牠 們 在 水 中 活 動 自 如 。

膚 色

雖然名為「白海豚」,然而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是呈黑色,年青的會呈灰色,至於成年的則會呈粉紅色

   因 牠 們 的 皮 膚 是 半 透 明 的 , 當 牠 們 活 躍 時 , 血 液 流 量 增 加 , 血 管 擴 張 , 血 液 在 半 透 明 的 皮 膚 下 呈 現 出 來 , 令 牠 們 更 呈 粉 紅 色 。

白海豚3

海 豚 沒 有 耳 殼 , 但 有 一 對 耳 孔 在 眼 的 後 方 ,牠 們 的 聽 覺 十 分 靈 敏 。

海 豚 的 嘴 稱 為 吻 , 口 腔 內 有 舌 及 1 3 0 隻 牙 齒  中 華 白 海 豚 的 吻 比 一 般 海 豚 的 吻 還 要 長 。

白1

在 光 線 充 足 的 環 境 下 , 海 豚 有 十 分 良 好 的 視 力  牠 們 也 有 淚 腺 分 泌 黏 液 保 護 眼 睛 。

乳 腺

雌 性 海 豚 有 一 對 乳 腺 分 泌 乳 汁 哺 育 幼 兒 。

生 殖 乳

海 豚 在 水 中 交 配 , 交 配 時 , 雄 性 海 豚 游 往 雌 性 下 方 ,腹 部 向 上 , 將 生 殖 器 放 入 雌 性 的 生 殖 孔 內 進 行 交 配 。

尾 鰭

尾 鰭 是 退 化 了 的 尾 巴 , 呈 三 角 形 , 扁 平 ,強 而 有 力 , 上 下 擺 動 令 身 體 前進 。

前 鰭

前 鰭 是 退 化 了 的 前 肢 , 用 以 撥 水 及 改 變 方 向 。

白2

中 華 白 海 豚 的 內 在 特 徵

隆 額

內 藏 脂 肪 , 幫 助 傅 送 聲 音 。

海 豚 的 腦 部 會 在 成 長 期 迅 速 成 長 , 直 至 九 歲 才 逐 漸 緩 慢 , 除 人 類 外 , 海 豚 是 智 力 最 高 的 動 物 。

脊 椎

中 華 白 海 豚 有 5 0 - 5 3 塊 脊 骨 , 以 多 角 度 連 接 。

中 華 白 海 豚 的 胃 和 其 他 海 豚 一 樣 分 開 四 格 , 科 學 家 認 為 與 海 豚 的 袓 先 可 能 是 草 食 性 有 關 係 。

中 華 白 海 豚 的 肺 呈 長 形 , 位 於 胸 部 較 上 的 地 方 。

與 其 他 哺 乳 動 物 一 樣 心 臟 由 肌 肉 和 四 個心 窒 組 成 。

脂 肪 層

脂 肪 層 是 皮 膚 下 一 層 厚 厚 的 脂 肪 組 織 , 用 來 隔 熱 , 保 持 體 溫 , 也 為 海 豚 提 供 浮 力 , 使 海 豚 能 浮 在 水 面   。

 

白3

他也是哺乳類的喔!

雖然沒有毛

海豚1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學名為「Sousa Chinensis」,英文及中文分別稱為「Indo-Pacific Hump-Backed Dolphin」與「太平洋駝海豚」, 又稱「印太洋駝海豚」或「中華白海豚」。

種類:依據生物物種分類,中華白海豚為鯨目(Cetacea)海豚科  (Delphinidae)白海豚屬(Sousa),該屬共有4種,包括中華白海豚、鉛色白海豚、花白海豚和西非白海豚,目前僅存中華白海豚及西非白海豚等2種。

大小出生約1公尺,成體雌2.5公尺,雄3.2公尺,體重有達284公斤紀錄。

形態特徵:本種變異大,體粗壯,喙明顯。背鰭矮,鐮刀形或三角形,其下連於背隆脊上,但有些個體之背隆脊不發達,多數在尾柄上方亦有隆脊。體色因年齡及地區有變異,幼豚色淺,隨齡長,體背加深或鉛灰,腹淺灰,但在中國及印度洋者則幼豚隨齡長變淺,成體稍粉紅及污斑。

自然史:通常以單隻或一對出現,亦有時12~20隻成群出現;似乎沒有很固定及強的社會結構。本種常出現於瓶鼻海豚及露脊鼠海豚附近。生活史資料缺乏。性喜棲息於沿岸地區,尤其是具紅樹林之沼澤河口區,雖偶入河中,但仍是鹽水性生物,罕見離開潮間帶。性活躍,有時側躺,有時探頭出水面眺望,有時在水面跳躍(尢其是 幼豚),不會隨船前進,難靠近牠們。未驚嚇時,牠們多慢游,約每分鐘出水一次。

分布:暖及熱帶沿岸海域,主要出現於印度洋及南中國海。

1

3 2

129陳冠妤

中華白海豚面臨的困難

中華白海豚

印太洋駝海豚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 的大小事

文‧攝/楊世主(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


學名:Sousa chinensis (Osbeck, 1765)


其他俗名:中華白海豚、媽祖魚、印度太平洋駝背豚、粉紅海豚、鎮江魚、白鯃


分類概述:


目前 Sousa 屬的分類上普遍接受有 2 種 (S. chinensis和 S. teuszii),其他型則尚在研究;

最近由基因與外部形質方面研究證明應該只有一種 S. chinensis,只是具有高度的外型變異;

但因分佈地區各類型的標本缺乏,無法提供研究者進行比較,因此本屬的分類情仍舊非常混亂。

註:第一具標本由羅伯•斯文豪先生于 1867 年從金門列島所收集,1870 年由威廉•弗勞爾先生發表於科學期刊,

此具標本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幸被銷毀。


一般特徵:


西印度洋的族群體型非常粗壯,背部中間高大隆起且座上一個彎鉤的小背鰭,因駝背的外型而得名。

和此種分佈範圍東側的族群一樣,台灣海域的族群缺少隆起的駝背,背鰭也稍高稍長,胸鰭非常大,鰭端寬圓,

雖然有一明顯的細長嘴吻,但是與額隆的分際線卻不像其他海豚般界線分明。


體色:


隨地理位置差異相當大。中國海域的族群會隨年齡改變體色:剛出生海豚呈暗灰色,亞成體體色為淺粉紅灰色,

成年個體呈白色到明亮的粉紅色,身上出現許多程度不一的深色小斑點,集中在眼睛周圍或圍繞著頸項部位 。



最大體型:


南非海域種群的雄性比雌性稍大,但中國海域則無明顯的雌雄差異。
出生:~100 cm/20~25 kg
成年:280 cm/250~280 kg


分佈:
多發現在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的熱帶到溫帶、近岸較淺的海域(水深< 25 m),特別是大河河口附近,有些地區的族群會進入河流當中,不過,因為人類的海岸開發等行為,牠們的分佈範圍已被分裂縮小。

在台灣海域,以前大部分發現地點和擱淺紀錄都在金門地區,自從 2002 年台灣西部中段沿海的調查之後,發現集中在苗栗、台中、彰化、雲林海域有一群數量瀕危的印太洋駝海豚棲居,

而冬天時期也在台中海域有發現牠們,可能是長年定居在此的海豚。西岸只有三件擱淺紀錄(苗栗、台南和桃園),

東岸則曾有一頭在台東富崗漁港航道停留幾個小時後離去。


※《東台灣海峽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環境》報告書 觀看全文


概論:


喜好淺水集河口海域,因此可幾乎確定出現在較淺的台灣海峽(台灣西岸、金門、馬祖、澎湖群島沿海也可能發現)。

最近研究調查主要集中在苗栗、台中、彰化與雲林近岸淺海出沒,

台北、桃園、新竹、嘉義和台南沿海可能也有一些個體會去,但較不頻繁,而台東水域的發現很明顯是不尋常事件,也許是一頭迷路、生病或將死的動物。


生物資料和行為:


台灣海域駝海豚的生物資料缺乏,大部分資料來自香港所研究的中國海域族群,主要攝食沿岸、河口或底棲珊瑚礁的小型魚類,也吃食頭足類。

香港海域的族群已學會跟在拖網漁船後面覓食,台灣海域並無發現這種行為。


群體大小從單隻到 25 隻不等,一般為 10 隻以下;游速緩慢,水面動作多樣,下潛時間短(不會超過 4 ~ 5 分鐘),浮出水面時嘴尖會先呈一仰角出水,再露出前額與噴氣孔。不怕船但很少船首乘浪。

請認真的把第一個影片看完,

看完大致上就知道中華白海豚面臨了什麼困難!

人民集資買下濁水溪濕地吧
2010年05月17日
蘋果日報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518095/IssueID/20100517
(陳吉仲 陳文雄)
最近台北市202兵工廠濕地是否適合國家生技園區的開發引起了大眾的注意,同時媒體卻報導國光石化業者埋怨環境評估拖大久,導致未來的建造成本大增。國光石化若設廠後對彰化西岸重要濕地影響達4,000公頃以上,這更應值得關切。站在一個經濟學者的角度,我們希望從國光石化若設廠後,對環境所造成負面外部效果之損失整理給政府及大眾,讓大家了解在國民所得高達1萬8,000美元的台灣是否還需要國光石化設廠。

(只截取比較重要的一部分)

無法減輕填海造陸對白海豚的影響 香港專家呼籲台灣即刻採取積極行動


撰文/王佳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校閱/Dr. Samuel Hung(香港海豚保育學會)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博士4月9日在環保署的邀請下來台演講,

分享他十多年的白海豚研究心得與參與二十多項香港有關白海豚之環評經驗。

他也在 2002年和台灣鯨豚研究團隊「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展開對台灣西岸白海豚的調查,

參與2004年和2007年分別舉辦的「第一屆台灣海域中華白海豚保育研究工作會議」和「第二屆東台灣海峽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國際保育研究工作會議」,

並與17位台灣和國際海洋生物學者共同組成「東台灣海峽中華白海豚技術工作小組」(ETSSTAWG)國際顧問團,

推動「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於2008年將台灣白海豚族群列為CR級(Critically Endangered)「極危」名單(僅次於「絕種」)。

ETSSTAWG國際顧問團和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在近年積極呼籲政府劃設台灣白海豚的重要棲息環境。


在環保署的演說中,洪家耀特別釐清台灣白海豚與香港白海豚種群處在截然不同的生存環境及保育狀況下︰

由於珠江口河口範圍廣大,白海豚種群分佈範圍面積較廣闊,且數量達2,600條以上,是此物種在整個印太平洋分佈中數量最大的種群;

而台灣由於河口範圍小,西部海岸過度開發以致食物資源匱乏,白海豚必須在各細小河口南北來回穿梭覓食,

因此棲息範圍變得狹長,最新的研究更顯示數量遠低於100隻,是此物種數量最小的種群。

因此任何西部海岸開發對牠們的未來生存都將帶來嚴重的影響。


洪家耀也分享在過去十多年來的各方努力下,香港政府部門、媒體與民眾對白海豚保育意識大幅提升,

因此香港的環評機制已做到足夠的資訊公開,各開發案必須提出詳實的生態影響資料、減緩影響措施以及列明工程執行期間的環境監察計畫,特別是該案提出減緩措施的前提必須是「無可避免」或影響較輕微的開發。


洪家耀隨後又受田秋堇立委與媽祖魚保育聯盟之邀,在立法院召開台灣白海豚保育策略公聽會。

會上邀集政府各部會提出現階段具體保育措施,農委會並承諾年底前將公告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範圍,未來可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管制各項騷擾白海豚的開發行為。


不過,公聽會上洪家耀也說光是劃設保護區是不夠的,保護區的管理監察、持續研究追蹤白海豚的生存情況、環評的嚴格把關以及公眾教育,必須四管齊下、缺一不可。


洪家耀也強調:「國際上已清楚確認填海造陸工程對沿岸鯨豚的影響,將令牠們僅存的部份生境完全及永久消失,且沒有可行的減緩措施以減輕填海造陸的影響。」

但會上工業局仍理直氣壯提出國光石化將「蓋一條隔離水道供白海豚迴游」的謬論、

水利署則持續辯稱為供應國光石化和中科四期用水計畫興建的「大度攔河堰」對白海豚影響很小,

顯見這些「強勢」行政單位在「開發前提下」對生態保育態度仍如此草率;

反觀現場不斷強調「弱勢」、「依法行政」的保育與環境保護主管機關,如環保署聲稱對台灣白海豚研究資料仍不足,

農委會則解釋劃設重要棲息範圍仍需時間協調。

洪家耀因而忍不住大聲疾呼:「學術研究及專家討論已經相當充分,台灣白海豚現在已面臨關鍵時刻,台灣必須現在就對牠們的未來存活做出果斷的決定!」

第一個影片中也有提到,香港地區蓋的水道,由專家觀察之後,海豚並不會去游,居民也說很少看到白海豚了,

台灣是不是應該換個新的方法?

加入挽救白海豚的行列

英文版網頁:http://taiwansousa.blogspot.com/

中文版網頁:http://twsousa.blogspot.com/

臉書(facebook)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group.php?gid=52746166226&ref=search

捐款活動:http://twsousa.blogspot.com/2009/07/blog-post_7603.html

 

資料來源:

http://twsousa.blogspot.com/

端午節立蛋的由來和原理

立蛋的由來

端午節立蛋的習俗流傳已久,所以由來是不可考,有這習俗的原因,是想在來年求個好運道。

若能在端午節當天的正午時能將雞蛋直立起來,表示未來的這一年會有好運的到來。

因為一般認為端午節正午,陽氣最重,所以能將雞蛋立起。據聞若在端午節中午能把生雞蛋直立起來,來年便會鴻運當頭。

為啥要在端午節立蛋?

因中國人凡事為求吉利,喜歡拿著農民曆挑吉時良辰、找風水師傅選良田吉地。所以當然立個蛋也要挑吉時良辰嘍!<很爛的理論>

原理

相傳在端午節這天,最容易將蛋直立起來,是因在端午節時,太陽直射北半球,太陽引力與地心引力相互拉扯,恰巧形成兩股反方向的拉扯力量,作用在雞蛋上,就容易使蛋直立起來,同時,為蛋找一個摩擦力大的地方,如水泥地或有微細粒子的地面,也有助於將蛋直立起來。

不過科學 家指出,端午節中午的地心引力與平常時相同,只要有耐心,隨時都可以將雞蛋立起。

立蛋是在隨都可以的,只要是心情愉快、平靜而不煩躁、臉不紅氣不喘時就是立蛋的最好時機。主要原因是,立蛋的動作是很細膩的,手的平衡感要好,不能發抖,否則不容易成功。而選對立蛋的地點尤其重要。又圓又滑的蛋如果在玻璃、光滑的金屬或塑膠片上是很不容易豎起來的,例如一般的水泥或柏油地面、石子地,而且在風大的戶外也不容易成功。

蛋

 

 

我只能說

立蛋者種事

不要那麼無聊

端午ㄋ就乖乖的看你的龍舟

吃你的粽子

插你的艾草和茱萸

喝你的雄黃酒

掛你的香包就好了

沒事不要浪費食物

會被大人罵

端午立蛋

端午節立蛋
中國人凡事為求吉利,喜歡拿著農民曆挑吉時良辰、找風水師傅選良田吉地。立蛋時挑選良辰吉時很簡單,只要是心情愉快、平靜而不煩躁、臉不紅氣不喘時就是立蛋的最好時機。
主要原因是,立蛋的動作是很細膩的,手的平衡感要好,不能發抖,否則不容易成功。
而選對立蛋的地點尤其重要。又圓又滑的蛋如果在玻璃、光滑的金屬或塑膠片上是很不容易豎起來的,你必須為它找個摩擦力較大的「吉地」,例如一般的水泥或柏油地面、石子地,而且在風大的戶外也不容易成功。平滑的蛋在平面上老是滑倒,欠缺的就是支撐它的支點。就像我們會用三支腳的架子把外表圓滑的藝術品支撐起來,同樣的,我們只要為蛋找到一些支點,即使是在光滑的玻璃上,也可以立起來。你可以找些細砂子或家裡炒菜用的鹽粒,在桌子上先撒上一「小」堆,然後把蛋細心地立好後,再吹口氣把鹽堆吹掉,就大功告成了!(哇!你吹得太用力了,把蛋都吹倒了啦!) 偏偏有些蛋,怎麼立都立不起來,真是「扶不起的阿斗」!打開一看,原來裡頭的蛋黃位置長歪了,重心偏了,只能「歪」立,不能「正」立;真是個不好的兆頭!(才怪呢!要選到這種歪蛋,才是可遇不可求呢!)端午節立蛋的習俗流傳已久,據說,在端午節這天,最容易將蛋直立起來,為什麼呢?同樣站在科學的角度,有種說法是,在端午節時,太陽直射北半球,太陽引力與地心引力相互拉扯,恰巧形成兩股反方向的拉扯力量,作用在雞蛋上,就容易使蛋直立起來。

立雞蛋,又是端午節的另一種民間習俗。一般認為端午節正午,陽氣最重,所以能將雞蛋立起。據說端午節將雞蛋立起的人,未來一年運氣會很好。但科學家指出,端午節中午的地心引力與平常時相同,只要有耐心,隨時都可以將雞蛋立起。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6053114962

午時水
午時水在古時有說又名為陽水.可避邪.用來沐浴或飲用可治病用來灑淨房宅有清淨效果.最好用瓷器的大甕缸來裝最好.但現在人很少這東西.只要用臉盆裝就好了.容器不限制.只要在五月節正午12時取的水就叫午時水.最好是井水取.或山泉水.因為有太陽曬過.有人說在家取的自來水要在太陽下曬過才好.
取 午 時 水 是 端 午 節 的 有 趣 習 俗 . 而 最 富 傳 奇 色 彩 的 就 屬 大 甲 鐵 砧 山 上 的 劍 井 .每 年 端 午 仍 湧 入 許 多 求 取 午 時 水 的 人 。傳 說 鄭 成 功 佔 領 臺 灣 時 .部 隊 開 拔 至 此 . 卻 找 不 到 水 源 . 鄭 成 功 便 插 劍 入 地 . 希 望 泉 水 湧 現 . 拔 劍 後 果 然 山 泉 噴 湧 由 於 當 時 正 是 端 午 節 午 時 . 因 此 後 來 便 有 數 千 民 眾 年 年 在 端 午 節 上 山 求 取 午 時 水 。

台灣民間流傳許多有關〝午時水〞的諺語:「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洗午時水,無肥亦(漂亮)」、也有人說:「午時洗目睭(眼睛),金到若烏鶖」,古書上亦有「五月五日午時取井沐浴一年疫氣不侵」的記載,所以民間普遍相信「午時水」有解毒、消暑熱、去時疫等功效,而且,可內服也可外用,甚至可以治皮膚病,更有午時水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的說法.
而午時水使用要領及功能如下:
1.平日將午時水放置於陽光照射不到的客廳或神明廳陰涼處,可永久保存。
2.大人小孩在大熱天發燒、發熱,取出午時水飲用,可消暑之效。
3.四肢無力狀況,取午時水加酒及薑片煉煎,塗抹患處。
4.遇小孩腹瀉,取午時水加少許鹽巴煉煎服用,可立即止瀉。
5.遇犯沖喪喜狀況,取午時水加芙蓉、秣草淨身即可。」這是午時水的民間說法.

那既然有午時水(陽水)當然就有子時水(陰水).據說在農曆八月15的晚上11點-1點接到的水在月光下靜置吸取月太陰精華.就成為陰水.傳說只要把陽水和陰水一起拿來抹眼睛..就能看到好兄弟.不過這是傳說.千萬別亂試.不然後果自負.
好恐怖喔~~ㄚ~~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7060801534

海上救回梅花鹿 逃不過安樂死
更新日期:2010/06/11 16:46
昨天在台東成功外海,被漁民從海上救回的梅花鹿,因為無法判斷是本土種或外來種,也沒有飼主來認領,防檢局人員檢驗後,因為怕有傳染病,還是決定把梅花鹿安樂死,當初努力把鹿救起的漁民,直說這麼可愛的梅花鹿被處死,好可憐。
獲救的母梅花鹿睜著大大的眼睛,無辜的看著穿著白色防護衣的人,在牠四周來回噴藥消毒,噴噴噴,噴到梅花鹿好緊張,直挺挺警戒站了半個小時,才因為體力不支坐下。但是梅花鹿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在倒數計時。因為牠身上沒有任何標記,和一般人工飼養梅花鹿耳朵有標記,明顯不同。擔心有傳染病,好不容易從海上救起來的梅花鹿,還是被安樂死了。讓當初辛苦救梅花鹿的漁民張先生,很捨不得。
救梅花鹿的張先生,說他很難忘在海上釣魚,竟然釣到梅花鹿的驚奇。當時母梅花鹿求生意志很強,奮力在海上游泳。還因為害怕,梅花鹿還踢了救牠的張先生好幾腳。但是梅花鹿到底從哪來的?專家研判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梅花鹿跑到海邊玩水遇到漲潮而漂流,也有可能是飼主從綠島運到台東,梅花鹿不小心落海。和這頭母梅花鹿命運相同的,還有兩個月前在金山外海游泳的梅花鹿,可惜牠們逃過海上劫難,還是難逃一死。愛心逃敵防疫考量,令人直呼可惜。(完整影音新聞請見:
http://news.cts.com.tw/cts/society/201006/201006110493262.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611/69/27avo.html

相關新聞:
http://tw.news.search.yahoo.com/search/news?fr=ush-news&ei=utf-8&p=%E6%A2%85%E8%8A%B1%E9%B9%BF

Q如果遇到這種情況 你會怎麼處理?
A我原本覺得要殺掉~不過後來覺得太殘忍了,所以覺得應該要檢驗看牠身上是否有傳染病,再決定是否要安樂死。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
學名:Sousa chinensis),台灣稱為印度太平洋駝背豚,清朝初期,廣東珠江口一帶稱牠為盧亭,也有漁民稱之為白忌和海豬,其他俗名尚有媽祖魚、粉紅海豚、鎮江魚、白鯃等等。屬鯨目海豚科,身長由一米到三米不等。主要生活在熱帶及溫帶沿岸水域,例如澳洲中部及北部、華南印尼等西太平洋水域,印度洋海岸線以至南非,也有在河流出現及鹹淡水及沼澤一帶,例如長江閩江九龍江珠江口漢江珠江等,分布極之廣泛。
西方文獻有關中華白海豚的最早紀錄是在
1637年探險家彼得文地(Peter Mundy)在珠江口發現的紀錄,而中國的最早紀錄是在唐朝
雖然名為「白海豚」,然而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是呈
黑色,年青的會呈灰色,至於成年的則會呈粉紅色
中華白海豚是
香港吉祥物之一。2007年11月15日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公佈「我最喜愛海洋10寶」公眾網上投票結果,此網上投票為期4個月選出最受歡迎十種本地海洋生物。中華白海豚得三千六百七十九票榮獲「我最喜愛海洋10寶」第一位
居住環境
多的海豚或是鯨魚都住在深水處;但中華白海豚則喜歡住在淺水地如香港沿海一帶。但根據 Saayman & Tayler 的研究指出中華白海豚亦會在不同的地方活動。
活動範圍
一般生活地方多是淺水處,他們的休息或是遊玩都會集結在近沙灘的海域,在捕獵的時候,牠們會在淺水及多岩石的水域一帶出現。
威脅
中華白海豚面對
填海和水質污染造成生存範圍的縮窄問題,繁忙的海上交通亦造成船隻撞擊。此外,中華白海豚亦可能遭漁民誤捕,但除馬達加斯加外,基本上並沒有以中華白海豚為目標的獵殺活動。中華白海豚很少用作人工飼養,全球只有泰國新加坡水族館飼養中華白海豚,例如新加坡海底世界便飼養了從泰國暹羅灣捕捉的中華白海豚。2005年海洋公園曾承認考慮增購中華白海豚,引起國際保育組織的關注。
http://zh.wikipedia.org/zh/%E4%B8%AD%E8%8F%AF%E7%99%BD%E6%B5%B7%E8%B1%9A

台灣梅花鹿


梅花鹿小檔案:


1. 學名:Cervus nippon taiouanus


2. 分類:偶蹄目鹿科花鹿屬


3. 體型:身長約1.5公尺


4. 特徵:毛色夏季為栗紅色,背部有白斑,冬季則為茶褐色


5. 主食:樹葉


6. 分佈:墾丁國家公園



我是公鹿悠-『旁邊的是我妻子』閒人勿近♥



形態特徵


背上有白色似梅花的斑點而得名,通常公鹿的體型較大,肩高約一公尺,角長可達七十多公分,而雌鹿的體型較小,且頭上無角


雄鹿在兩歲時開始長角,而且每年增加一

個分叉,五歲後才停止分叉。

請叫我偉大的【鹿王】-哇哈哈:﹚﹚


當秋季交配的季節來臨時,雄鹿會彼此卡角,以爭取鹿王的地位及與雌鹿交配的權利。每年的十月到次年一月是交配的季節,母鹿懷胎三百多天後,即可生出小鹿。




我是個小小小小孩-太靠近我我媽媽會跺腳喔!!

生態習性


梅花鹿的主食是樹葉,牠們通常在固定的地方覓食。


中午,梅花鹿們常會在樹下靜臥,睡個懶懶的午覺,或將剛吃過的東西反芻


梅花鹿很愛乾淨,春天換成有白斑的夏毛後,就經常以去修飾它們。

不過秋天換成顏色較深的冬毛後,雄鹿

反而喜歡把自己弄得一身是泥,以吸引雌鹿的注意。


梅花鹿生性敏感而機警,若有任何風吹草動,牠們會馬上伸長脖子,瞪大眼睛,進入警戒狀態。

我們這一家人感情超級超級好喔



梅花鹿重現江湖---- 梅花鹿的復育


台灣曾經是梅花鹿的天堂,但由於人類的捕殺,及平原和闊葉林的濫墾濫伐,其數量越來越少,1969年,台灣最後一隻野生梅花鹿在台灣東部消失了。


政府有鑑於此,乃於1984年開始進行了復育計劃,此計劃共分三個階段:

1.準備期

2.放養期

3.野放期。


研究人員選定墾丁的社頂自然公園為梅花鹿復育區,將動物園裏的梅花鹿運至社頂飼養,讓梅花鹿逐漸回復其自然習性。在確定梅花鹿的繁殖及健康狀況良好後,即將牠們送至放養區。在隔絕了梅花鹿與人類的接觸,並經過多年的放養後,梅花鹿的野性增加了,族群也逐漸繁衍

這些梅花鹿已經能夠在物競天擇的大自然中快樂的生活了。


是喜歡大自然《天然的最



 

拉姆薩公約

又稱濕地公約,由於全球的溼地不斷遭到破壞,溼地面積嚴重縮減,導致水鳥大量減少,為了讓全球的人們了解溼地的重要性,加入保護溼地的行列, 1971年2月2日有23個國家在伊朗的拉姆薩城簽訂「國際重要溼地公約-特別是水鳥棲息地」(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

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覆蓋著1867片總面積超過183萬公頃的重要濕地。 中國於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

為紀念濕地公約的簽署,故將每年的2月2日列為世界濕地日

資料來源

http://translate.googleusercontent.com/translate_c?hl=zh-TW&sl=zh-CN&u=http://zh.wikipedia.org/zh/%25E6%25B9%25BF%25E5%259C%25B0%25E5%2585%25AC%25E7%25BA%25A6&prev=/search%3Fq%3D%25E6%258B%2589%25E5%25A7%2586%25E8%2596%25A9%25E5%2585%25AC%25E7%25B4%2584%26hl%3Dzh-TW%26rlz%3D1G1GGLQ_ZH-TWTW378&rurl=translate.google.com.tw&twu=1&usg=ALkJrhgGnvXP5noerpFtQv15RcUjjVlk2A

&http://share.tpc.edu.tw/wetland/g1.htm

生物多樣性公約

1992年6月在里約熱內盧的地球高峰會議上開放供全世界各國簽署,於1993年12月29日開始生效後,積極展開生物多樣性的相關工作,截至2006年3月,共有188個締約方簽署,堪稱全球最龐大以環境議題為主的國際公約組織之一。公約目標是按照公約有關條款從事保育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其組成及公平合理分享利用遺傳資源而產生的惠益。該組織會議與發展動向,均將密切關係並影響我國在國際社會參與與政策規劃發展。因此,自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首次締約方大會起,我國即密切注意及參與。

目的:

為目前國際上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最大公約組織,主要目的是透過締約國的努力,推動並落實公約三大目標:1.保育生物多樣性2.永續利用其組成分子3.公平合理地分享生物多樣性遺傳資源所產生的利益。

作法:

一、專題工作方案:(一)森林生物多樣性、(二)內陸水域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三)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樣性、(四)農業生物多樣性。

二、跨領域問題:(一)保護區、(二)獎勵措施、(三)威脅生態系統、(四)影響評估、(五)賠償責任和補救、(六)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以及(七)公約的行政工作和2007~2008兩年期工作方案預算。

文章來源: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11399&print=1

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拉姆薩公約

拉姆薩公約是1971年由世界上多國政府共同簽訂的公約,

此公約提出濕地資源保護及正確使用的架構,

以供各國及國際合作來推展。至2000年12月為止共有123個簽訂國,

涵蓋1044個濕地網站,

全世界有七千八百五十萬公頃土地被列入拉姆薩重要國際濕地名單中。

是目前全球唯一針對單一項特別生態體系(濕地)的環境公約。

現屬聯合國下組織來推動公約之執行,台灣由於並非聯合國會員國並未加入。

拉姆薩公約運用各型態的會議來運作,包括各締約國會議,

每三年召開一次(今年2002年是在西班牙瓦倫西亞招開),

針對公約任務、新技術及建議方案進行討論。

每年年會由六個區域的代表開會,討論各區域之問題。

另有針對科技及技術的研討會。

拉姆薩公約下設有秘書處管理協調每日推行的工作,

總部設於瑞士的Gland。拉姆薩公約組織和其他的環境組織往來密切,

如生物多樣性公約 (WWW)訂有聯合工作計畫,

和沙漠化、遷移物種、世界遺址等公約訂有合作備忘錄,

另和基金機構如世界銀行、全球環境設備(GEF)等也有共同執行計畫。

締約國必須能盡以下義務,使得入會,包括:

1. 至少需有一處濕地符合列名於拉姆薩濕地名單

2. 將濕地保護列入該國土地使用計畫 中,以確保正確使用濕地

3. 必須建立自然的濕地保留區

4. 必須和其他締約國合作及諮詢公約所 列事項

World Wetlands Day:WWD世界濕地日

因為在1971年2月2日,

各國於伊郎濱臨裡海的都市-「拉姆薩」簽署了濕地保護的公約,

也就是我們習稱的拉姆薩濕地公約,所以就訂定每年的2月2日為世界濕地日。

此後每年設定一個主題,如「水與生命」、「濕地與水供給」等,

1999年之主題為「人與濕地」,2000年為「慶祝國際重要濕地」,

2001年的主題則是「濕地:一個值得探索的世界」。

濕地日的慶祝由政府、民間團體、人民組織等等發起,

目的在於喚起大眾對濕地價值之認知及對拉姆薩公約的認識。

在濕地日當天,全世界有大大小小的慶祝活動,

諸如研討會、藝術比賽、濕地健行、社區淨化、媒體播放、

訪問宣導、宣示新的濕地政策、公布新的拉姆薩濕地、或新的計畫等等。

今年2002年2月2日世界濕地日的主題為:「濕地:水、生命、文化」。

濕地可以說是個文化遺產的大倉儲,

它以不同型式來呈現:從人造結構物和人工製品、

從沈積層和泥炭中所發現的古生物記錄、

傳統上對於土地及水的使用與管理行為,一直到具有宗教和神話含意的地方,

還有從許多荒野、神秘地點及野生生物所感受到的無法形容的「地域感知」。

我們可以看到,拉姆薩濕地公約的行動,一直在強調,

人類的角色在保存工作上的重要性:他們的生計、

他們的福利、他們的傳統和信仰、他們的休閒以及工作,

而不僅僅是他們經濟及社會上的安康快樂,

而且還有他們的文化遺產。漸漸地,我們發現,

在濕地的生物多樣性及文化遺產上,有許多的共同點存在。

常務委員會決定了第八次締約國會議(2002年11月18-26日,

於西班牙,瓦侖西亞)的主題為:「濕地:水、生命、文化」,

而其中的一個議題是「濕地的文化觀點:作為保育及永續利用的工具」,

為了促成這個進程,

我們建議第六次2002年2月2日世界濕地日的主題同樣為:

「濕地:水、生命、文化」屆時各政府機關、非政府組織、民間團體等,

將受邀來展示他們具國家及地方背景的文化議題,

並且讓他們的大眾能在濕地上,對文化投注和生態價值相同的關懷。

Ramsar Convention on Wetlands Web Site 拉姆薩公約濕地網站

拉姆薩濕地公約網站內容:

1. 拉姆薩訊息:告知大眾拉姆薩公約、正確使用濕地的原則、架構、歷史、 目標及方法等

2. 文獻紀錄之公布:包括公約內容、締約國、濕地點、及相關出版

3. 即時的消息:以每日更新的速度告知此公約組織及相關團體等最新的活動 及訊息

4. 每日訊息: 包括即時消息、各式宣告、關於拉姆薩公約、重要文件

5. 廣而深入的內容資料庫

※拉姆薩重要網頁索引:依據英文字 母序排列,提供重要文件、報告及 會議資料之查詢

※Ramsar List:拉姆薩重要濕地名錄, 包括濕地名、列名日、國家所在 地、面積等資料,

可以下載完整資料。

※世界濕地日:每年各地活動所舉辦 活動之記錄

※拉姆薩行政組織:組織日常運作與 功能

※相關聯結:包括生物多樣性網站及 其他世界濕地網站之聯結

拉姆薩會員國每三年集會一次,評估到目前為止與會者的行動及濕地的保育,

分享彼此技術問題上的知識與經驗,並且計畫自已及各分會下三年的工作,

這被稱為締約國協商會議(COP)

文章

http://www.wetland.org.tw/about/hope/hope32/32-10.htm

生物多樣性公約

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為目前國際上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最大公約組織,

其主要目的是透過締約國的努力,

推動並落實公約三大目標:保育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其組成分子,

以及公平合理地分享生物多樣性遺傳資源所產生的利益。

人類長久以來過度地利用自然資源,使物種大量滅絕,

據估計目前世界上每天滅絕的物種超過100種,

是自然滅絕速率的10000倍以上。倘若此種惡化的趨勢再不改善,

到了2050年,世界上將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物種消失,危及人類生存。

1992年6月,

全世界一百餘國的政治領袖於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聯合國環境與開發大會,

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主要目標在於促使世界各國保護生物多樣性,

達到資源的永續利用,並且公平合理地分享由自然資源所衍生的利益。

至2002年12月,共有187個國家簽署,成為該公約的成員。

文章

http://e-info.org.tw/column/eccpda/2004/ec04030201.htm

東沙國家公園




簡介:


2002年「國際自然保育聯盟世界保護區委員會東亞地區第四屆會議」中,與會各國人士促請我國政府將東沙海域,建立為我國第一個海洋保護區。200310月在南非「第五屆世界公園大會」達成之德班協定,籲請各國政府在未來十年內,將海洋保護區面積增加到領海面積約12﹪,並於2012年建立全球海洋保護區的資料庫。依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資料。
  
 東沙擁有我國海域唯一發育完整的環礁,係由珊瑚礁經千萬年的生長堆積而形成,屬於特殊珍貴自然景觀,足以代表國家自然遺產;東沙環礁孕育豐富的珊瑚礁生物,也擁有多處古沉船遺蹟,需由國家長期保存;而且東沙環礁位居南海北部,景觀優美,向有「南海之珠」的美譽;東沙環礁又鄰近東亞、東南亞各國,具有許多的海洋文史資料,適合設立為國家公園。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原則以東沙島及東沙環礁周圍延伸至外圍22.2公里,總面積3,536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


東沙環礁位於南海北部海域,古有「月牙島」之美稱,此環礁東北距高雄240浬、澎湖230浬,北距汕頭140浬,西距香港170浬、海南島360浬,南距南沙太平島640浬、馬尼拉420浬 。


  東沙島位於東沙環礁之西邊,是東沙環礁中唯一露出海面之陸礁島嶼,該島位居臺灣海峽南端,東控巴士海峽,西扼海南島、廣東及港澳船艦進出之門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目前行政區域之劃分係由高雄市政府代管中。


東沙國家公園







地理位置:







東沙環礁位於南海北部海域,古有「月牙島」之美稱,此環礁東北距高雄240浬、澎湖230浬,北距汕頭140浬,西距香港170浬、海南島360浬,南距南沙太平島640浬、馬尼拉420浬。







  東沙島位於東沙環礁之西邊,是東沙環礁中唯一露出海面之陸礁島嶼,該島位居臺灣海峽南端,東控巴士海峽,西扼海南島、廣東及港澳船艦進出之門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目前行政區域之劃分係由高雄市政府代管中。







簡介:



2010年6月16日 星期三

金門國家公園

金門國家公園為中華民國的第六座國家公園,1995年5月25日公告計畫,1995

 

年10月18日成立管理處,是首座位於離島的國家公園,也是首座以維護歷史

 

文化資產、戰役紀念為主,並兼具自然資源保育功能的國家公園,位於金門

 

縣。

地理位置

 

金門國家公園位居台灣海峽前線,分為五個區域包括了金門島中央的太武山

 

區、西北的古寧頭區、西南的古崗區、東北角馬山區,以及烈嶼(俗稱小金

 

門)烈嶼島區,總面積約為3720公頃,約佔金門縣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b-chi

地質地形

 

金門島地質單純,若以瓊林--尚義連線為界,可將金門本島分為兩大地質區,

 

東半部明顯露出大量花崗片麻岩,西半部則以紅土層為主。金門本島的東

 

北、東南海岸及烈嶼的東北--東南海岸,都被海水侵蝕而成為海蝕崖或海蝕平

 

台,且露出花崗片麻岩被岩脈侵入的景觀。

 

金門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四面無高山屏障,風力強勁,年均溫約攝氏

 

20.8度,冬季乾冷,春季多霧,年降雨量約1000公釐,多集中在4到9月,且由

 

於年蒸發量達1680公釐以上,使島上出現半乾旱的現象,再加上島上土質以

 

砂土及裸露紅壤土為代表,不宜耕作,故島上農作以耐旱性雜糧為主。

生態資源

 

金門為海島,屬小型島嶼的生態體系。因金門開發得早,且經多次戰爭,大

 

型野生動物資源較少,但有瀕臨絕種之保育類哺乳動物-水獺。另有屬古老

 

的活化石「鱟」及「文昌魚」,十分珍貴。

01000000000000119093044301111 (水獺)

f_2501983_1

(鱉)

35_20081105023916276

(文昌魚)

 

金門位於大陸邊緣,且是候鳥遷徙的中繼站,故鳥種最為多樣,每年秋冬大

 

批候鳥到此渡冬,亦形成特殊的景觀。

人文之美

 

八二三戰史館

古蹟

 

金門人文史蹟可說是相當豐富,全縣古蹟共計有21處,其中11處位於國家公

 

園內,包括國家二級古蹟瓊林蔡氏祠堂、文台寶塔、水頭黃氏酉堂別業、虛

 

江嘯臥群謁等四處,及三級古蹟邱良功墓園、漢影雲根謁、振威第、瓊林一

 

門三節坊、海印寺石門關、水尾塔、蔡攀龍墓等七處。

823 (八二三戰史館)

閩南聚落

 

1949年起,金門因為軍事管制,城市化緩慢,仍維持傳統建築風貌,構成金

 

門本島特殊文化景觀。

 

金門國家公園成立時,即將範圍內之包存完善之聚落定為七大傳統聚落加以

 

保存。分別為瓊林、珠山、歐厝、南山、北山、水頭、山后。

戰役史蹟

 

毋忘在莒碑

 

金門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1949年起,金門成為中華民國的最前哨,而作

 

為國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線,長期戰備使得金門島上處處是防禦工事,無情的

 

戰火也在此留下深刻的歷史遺跡。

 

古寧頭戰役的主戰場在古寧頭區,包括北山洋樓、李光前將軍廟、林厝浴血

 

殲敵紀念碑、古寧頭精神堡壘、湖南高地等,見證了戰火的無情。太武山

 

中央坑道、瓊林的地下戰鬥村、八二三戰史館、太武山軍人公墓等,成為追

 

八二三炮戰的最佳去處。此外,距離海峽對岸僅2300公尺的著名心戰喊話

 

中心馬山播音站、烈嶼的九宮坑道及雙口戰鬥村、太武山上的毋忘在莒碑、

 

湖井頭軍史館等,在在記錄著金門那段烽火歲月。

180px-Wuwangzaiju

 

(毋忘在莒)

風獅爺

 

由於東北季風旺盛,金門的居民自清朝時期,就開始設立鎮風的辟邪物來鎮

 

風驅邪,而在金門最多的鎮風辟邪物就是風獅爺。

 

風獅爺又稱「風獅」、「石獅爺」、「石獅公」。它們常常矗立在聚落中的

 

村口、嵌入宗祠的牆壁中,或者是隱藏在廟宇的某個角落,甚至已經被人們

 

遺忘的安置於民宅建材堆裡。由於不同年代的造型、材質、塑造工藝技巧,

 

再加上民間不同的習俗傳說,增添了神秘的人文色彩。找尋金門的風獅爺,

 

也探索出金門豐富的人文風貌。

untitled

(風獅爺)

來源:維基百科

因為太多人發文,我又不知道要發啥文,所以只好發這一篇

保育類動物的定義

Q1.保育類動物的定義是什麼?
A1.所謂「保育類野生動物」,應相對於「一般類野生動物」共同討論,皆屬「野生動物保育法」中特定的法律專屬名詞。
Q2.保育類動物有哪些分類?
A2.哺乳類.鳥類.魚類.爬蟲類.昆蟲類.兩生類.甲殼類
Q3.保育類動物的分級有哪些?
A3.保育類又可區分為瀕臨絕種、珍貴稀有及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三個等級
「瀕臨絕種野生動物」係指族群量降至危險標準,其生存已面臨危機之野生動物「珍貴稀有野生動物」係指各地特有或族群量稀少之野生動物

生物多樣性公約

生物多樣性(biological diversity)這個詞兒對生態學家來說不算新鮮,可是最近10年來,社會學家、經濟學家、法律學家、也談生物多樣性了,甚至連政治人物、新聞記者、公眾人物都把生物多樣性掛在嘴上,而且全球已經有175個國家和經濟體簽署了一份《生物多樣性公約》,成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國,看來「生物多樣性」不但時髦,而且還會越來越受重視呢!

拉姆薩公約

西元1971年2月2日,以保衛溼地為宗旨的拉姆薩公約(Ramsar Convention),於伊朗的小城─拉姆薩(Ramsar)在歐、亞、非等23國簽署下成立,並於1975年生效,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託管的國際公約,在1987年於瑞士的格蘭德(Gland)成立永久秘書處,之後訂定每年2月2日為國際濕地日(World Wetlands Day, WWD)。至2004年為止,已有144個國家締約,在全球共成立了1,414個重要溼地保護區。拉姆薩公約運用各種型態的會議來運作,包括各締約國會議,會員每3年召開會員大會一次,會員國必須指定公告國內具生態學、植物學、動物學、水 文學上重要意義之濕地,並針對其濕地及水文進行保育及監測管理、研究獎勵、人員訓練等工作。針對公約任務、新技術及建議方案進行討論。每年年會由六個區域的代表開會,討論各區域之問題。另有針對科技及技術的研討會。依規登錄的濕地有858個,總面積54,500萬公頃,其 秘書處設於瑞士之IUCN總部。

黑面琵鷺

麼叫 黑面琵鷺?

原來牠有一隻長長的、外形像是琵琶的嘴巴,
連同臉上眼睛的周圍都是黑色,
全身白色的羽毛,
長長的腳和不算短的脖子,
外型和鷺鷥差不多,
因此就被稱作黑面琵鷺了。
.............. 好爛的由來*-*







每年九月底開始,黑面琵鷺就會分批從北方陸續來到曾文溪口的海埔新生地,準備渡過一個漫長的冬天,剛抵達的時候,白天裡大部分的時間,牠們常常成群並排的停棲在溪口覆浮地上休息睡覺,隨著潮水的漲落,牠們也會換一個比較安全舒適的休息位置。






每年三月開始,
黑面琵鷺會陸續分批飛離曾文溪口返回北方,
一直要等到十月的時候,
我們才能夠再看到牠們活躍於曾文溪口。
在南、北韓和遼寧外海的小島上,
曾經有黑面琵鷺繁殖的紀錄以外,
牠們北返以後將飛往何處?
這個答案目前並不完全為人類所知道。





台灣本島的高山聳立,山勢縱貫南北,期間河川大都為東西流向,由於西部海岸地勢較為平坦,形成十分寬廣的沼澤溼地。

 沼澤濕地裡充滿著豐富的有機營養鹽,大量的魚、蝦、貝類及藻類繁衍生長,那裡也正是春秋兩季南北遷徙的過境鳥,以及冬候鳥停棲和覓食的主要場所。

 北部的關渡、新竹的客雅溪、中部的大肚溪口以及南部的曾文溪口,都是河口沼澤鳥類聚集的典型例子。

黑面琵鷺-英名Black-faced Spoonbill,此名稱乃是根據其黑色面部近乎湯匙或琵琶型的嘴和類似鷺科鳥類體型而來。其他依據外型所命名的俗名還有黑琵鷺、黑面勺嘴、小琵鷺,摻雜左右掃食的覓食行為還有掃鵝、飯匙鵝、橈杯、七股地區漁民另有扁嘴、黑面仔(台諺)的暱稱。

  黑面琵鷺在型態分類上屬於鸛形目、朱鷺科、琵鷺亞科的中型水鳥。琵鷺亞科族群全世界共有六種,其中以黑面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六種琵鷺中只有黑面琵鷺和白琵鷺在東亞和台灣野外有發現的紀錄。

  黑面琵鷺和白琵鷺兩者在外型上的差異以黑面琵鷺體型稍小,此外黑面琵鷺黑色裸出的眼先和顏色較深的喙最為明顯。

  黑面琵鷺外形體長約74~82公分,腳長、黑色、脛以下裸出。額、喉、臉和眼先皮膚黑色,和嘴基黑色相連。嘴長且平直,末端擴大成匙狀,成鳥時期顏色為黑色,亞成鳥下嘴則稍成肉紅色,隨年齡增長漸漸轉成黑色。但十歲以上喙因黑色皮膜脫落或鈣化,而出現黃班,且上喙多橫紋刻凸。

 

  黑面琵鷺成鳥羽毛白色,一月底至三月底期間,由頭枕及頸部後方會長出淡黃色髮絲狀飾羽延伸至頸基前方。亞成鳥羽色和成鳥最大差異在亞成鳥初級飛羽的末端外緣為黑色,此黑色部分隨年齡增長至成熟慢慢換羽消失,而成熟前逐漸產生黃色飾羽。
如果想看圖片的話可以去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22015199
-----------------------------------------------------------------------------
如果發現一隻梅花鹿你會怎麼辦?殺?還是不殺?
我不會殺
我會把他跟其他的梅花鹿養在不同的地方,
因為我們不知道她的身體裡有什麼疾病,也怕他跟我們台灣的交配,我們的梅花鹿也會染上這種疾病

生物多樣性公約

第1條 目 標

  本公約的目標是按照本公約有關條款從事保護生物多樣性、持久使用其組 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遺傳資源而產生的惠益;實現手段包括遺傳資 源的適當取得及有關技術的適當轉讓,但需顧及對這些資源和技術的一切權利 ,以及提供適當資金。

第2條 用 語

  為本公約的目的:

生物多樣性
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生物體,這些來源除其他外包括 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這包括物種內部、 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生物資源
是指對人類具有實際或潛在用途或價值的遺傳資源、生物體 或其部分、生物群體、或生態系統中任何其他生物組成部分。

生物技術
是指使用生物系統、生物體或其衍生物的任何技術應用,以 制作或改變產品或過程以供持定用途。

遺傳資源的原產國
是指擁有處於原產境地的遺傳資源的國家。

提供遺傳資源的國家
是指供應遺傳資源的國家,此種遺傳資源可能是 取自原地來源,包括野生物種和馴化物種的群體,或取自移地保護來源,不論 是否原產於該國。

馴化或培殖物種
是指人類為滿足自身需要而影響了其演化進程的物種。

生態系統
是指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群落和它們的無生命環境作為一個 生態單位交互作用形成的一個動態復合體。

移地保護
是指將生物多樣性的組成部分移到它們的自然環境之外進行 保護。

遺傳材料
是指來自植物、動物、微生物或其他來源的任何含有遺傳功 能單位的材料。

遺傳資源
是指具有實際或潛在價值的遺傳材料。

生 境
是指生物體或生物群體自然分布的地方或地點。

原地條件
是指遺傳資源生存於生態系統和自然生境之內的條件;對於 馴化或培殖的物種而言,其環境是指它們在其中發展出其明顯特性的環境。

就地保護
是指保護生態系統和自然生境以及維持和恢復物種在其自然 環境中有生存力的群體;對於馴化和培殖物種而言,其環境是指它們在其中發 展出其明顯特性的環境。

保護區
是指一個劃定地理界限、為達到特定保護目標而指定或實行管 制和管理的地區。

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是指由某一區域的一些主權國家組成的組織,其 成員國已將處理本公約範圍內的事務的權力付托它並已按照其內部程序獲得正 式授權,可以簽署、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本公約。

持久使用
是指使用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的方式和速度不會導致生物多 樣性的長期衰落,從而保持其滿足今世後代的需要和期望的潛力。

技 術
包括生物技術。




第3條 原  則

  依照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原則,各國具有按照其環境政策開發其資源的主 權權利,同時亦負有責任,確保在它管轄或控制範圍內的活動,不致對其他國 家的環境國國家管轄範圍以外地區的環境造成損害。



第4條 管轄範圍

  以不妨礙其他國家權利為限,除非本公約另有明文規定,本公約規定應按 下列情形對每一締約國適用:

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位於該國營轄範圍的地區內;

在該國管轄或控制下開展的過程和活動,不論其影響發生在何處,此 種過程和活動可位於該國管轄區內也可在國家管轄區外。



第5條 合  作

  每一締約國應盡可能並酌情直接與其他締約國或酌情通過有關國際組織為 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在國家管轄範圍以外地區並就共同關心的其他事項 進行合作。

第6條 保護和持久使用方面的一般措施

每一締約國應按照其特殊情況和能力:

為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制定國家戰略、計劃或方案,或為此目 的變通其現有戰略、計劃或方案;這些戰略、計劃或方案除其他外應 體現本公約內載明與該締約國有關的措施;

盡可能並酌情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持久使用訂入有關的部門或跨部 門計劃、方案和政策內。



第7條 查明與監測

每一締約國應盡可能並酌情,特別是為了第 8條至第10條的目的:

查明對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的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 要顧及附件一所載指示性種類清單;

通過抽樣調查和其他技術,監測依照以上1項查明的生物多樣性組 成部分,要特別注意那些需要採取緊急保護措施以及那些具有最大持 久使用潛力的組成部分;

查明對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產生或可能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過 程和活動種類,並通過抽樣調查和其他技術,監測其影響;

以各種方式維持並整理依照以上1、2和3項從事查明和監測活 動所獲得的數據;



第8條 就地保護

每一締約國應盡可能並酌情:

建立保護區系統或需要採取特殊措施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地區;

於必要時,制定準則據以選定、建立和管理保護區或需要採取特殊措 施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地區;

管制或管理保護區內外對保護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的生物資源,以確 保這些資源得到保護和持久使用;

促進保護生態系統、自然生境和維護自然環境中有生存力的物種群體 ;

在保護區域的鄰接地區促進無害環境的持久發展以謀增進這些地區的 保護;

除其他外,通過制定和實施各項計劃或其他管理戰略,重建和恢復已 退化的生態系統,促進受威脅物種的復原;

制定或採取辦法以酌情管制、管理或控制由生物技術改變的活生物體 在使用和釋放時可能產生的危險,即可能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從而 影響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持久使用,也要考慮到對人類健康的危險 ;

防止引進、控制或消除那些威脅到生態系統、生境或物種的外來物種 ;

設法提供現時的使用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及其組成部分的持久使用彼 此相輔相成所需的條件;

依照國家立法,尊重、保存和維持土著和地方社區體現傳統生活方式 而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持久使用相關的知識、創新和做法並促進其 廣泛應用,由此等知識、創新和做法的擁有者認可和參與其事並鼓勵公平地分享因利用

此等知識、創新和做法而獲得的惠益;

制定或維持必要立法和/或其他規範性規章,以保護受威脅物種和群 體;

在依照第7條確定某些過程或活動類別已對生物多樣性造成重大不利 影響時,對有關過程和活動類別進行管制或管理;

進行合作,就以上1至12項所概括的就地保護措施特別向發展中國 家提供財務和其他支助。



第9條 移地保護

  每一締約國應盡可能並酌情,主要為輔助就地保護措施起見:

最好在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的原產國採取措施移地保護這些組成部分;

最好在遺傳資源原產國建立和維持移地保護及研究植物、動物和微生 物的設施;

採取措施以恢復和復興受威脅物種並在適當情況下將這些物種重新引 進其自然生境中;

對於為移地保護目的在自然生境中收集生物資源實施管制和管理,以免威脅到生態系統和當地的物種群體,除非根據以上 3項必須採取 臨時性特別移地措施。

進行合作,為以上1至4項所概括的移地保護措施以及在發展中國 家建立和維持移地保護設施提供財務和其他援助。





第10條 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的持久使用

每一締約應盡可能並酌情:

在國家決策過程中考慮到生物資源的保護和持久使用。

採取關於使用生物資源的措施,以避免或盡量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

保障及鼓勵那些按照傳統文化慣例而且符合保護或持久使用要求的生物資源習慣使用方式。

在生物多樣性已減少的退化地區支助地方居民規劃和實施補救行動。

鼓勵其政府當局和私營部門合作制定生物資源持久使用的方法。



第11條 鼓勵措施

每一締約國應盡可能並酌情採取對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起 鼓勵作用的經濟和社會措施。



第12條 研究和培訓

  締約國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特殊需要,應:

在查明、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及其組成部分的措施方面建立和 維持科技教育和培訓方案,並為此種教育和培訓提供支助以滿足發展 中國家的特殊需要;

特別在發展中國家,除其他外,按照締約國會議根據科學、技術和工 藝諮詢事務附屬機構的建議作出的決定,促進和鼓勵有助於保護和持 久使用生物多樣性的研究;

按照第16、18和20條的規定,提倡利用生物多樣性科研進展,制定生 物資源的保護和持久使用方法,並在這方面進行合作。



第13條 公眾教育和認識

  締約國應:

促進和鼓勵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及所需要的措施的理解,並通 過大眾傳播工具進行宣傳和將這些題目列入教育課程;

酌情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合作制定關於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 的教育和公眾認識方案。

 

第 1 4 條 影響評估和盡量減少不利影響

每一締約國應盡可能並酌情:

採取適當程序,要求就其能對生物多樣性產生嚴重不利影響的擬議項 目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以期避免或盡量減輕這種影響,並酌情允許公 眾參加此種程序。

採取適當安排,以確保其可能對生物多樣性產生嚴重不利影響的方案 和政策的環境後果得到適當考慮。

在互惠基礎上,就其管轄或控制範圍內對其他國家或國家管轄範圍以 外地區生物多樣性可能產生嚴重不利影響的活動促進通報、信息交流 和磋商,其辦法是為此鼓勵酌情訂立雙邊、區域或多邊安排;

如遇其管轄或控制下起源的危險即將或嚴重危及或損害其他國家管轄 的地區內或國家管轄地區範圍以外的生物多樣性的情況,應立即將此 種危險或損害通知可能受影響的國家,並採取行動預防或盡量減輕這 種危險或損害;

促進做出國家緊急應變安排,以處理大自然或其他原因引起即將嚴重 危及生物多樣性的活動或事件,鼓勵旨在補充這種國家努力的國際合 作,並酌情在有關國家或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同意的情況下制訂聯合 應急計劃。

締約國會議應根據所作的研究,審查生物多樣性所受損害的責任和補救 問題,包括恢復和賠償,除非這種責任純屬內部事務。



第15條 遺傳資源的取得

確認各國對其自然資源擁有的主權權利,因而可否取得遺傳資源的決定 權屬於國家政府,並依照國家法律行使。  ?

每一締約國應致力創造條件,便利其他締約國取得遺傳資源用於無害環 境的用途,不對這種取得施加違背本公約目標的限制。

為本公約的目的,本條以及第16和第19條所指締約國提供的遺傳資源僅 限於這種資源原產國的締約國或按照本公約取得該資源的締約國所提供 的遺傳資源。

取得經批准後,應按照共同商定的條件並遵照本條的規定進行。

遺傳資源的取得須經提供這種資源的締約國事先知情同意,除非該締約 國另有決定。

每一締約國使用其他締約國提供的遺傳資源從事開發和進行科學研究時 ,應力求這些締約國充分參與,並於可能時在這些締約國境內進行。

每一締約國應按照第16和19條,並於必要時利用第20和21條設立的財務機制,酌情採取立法、行政或政策性措施,以期與提供遺傳資源的締約 國公平分享研究和開發此種資源的成果以及商業和其他方面利用此種資 源所獲得的利益。這種分享應按照共同商定的條件。



第16條 技術的取和轉讓

每一締約國認識到技術包括生物技術,且締約國之間技術的取得和轉讓 均為實現本公約目標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承諾遵照本條規定向其他締 約國提供和/或便利其得並向其轉讓有關生物多樣性保護持久使用的技 術或利用遺傳資源而不對環境造成重大損害的技術。

以上第1款所指技術的取得和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應按公平和最有利條 件提供或給予便利,包括共同商定時,按減讓和優惠條件提供或給予便 利,並於必要時按照第20和21條設立的財務機制。此種技術屬於專利和 其他知識產權的範圍時,這種取得和轉讓所根據的條件應承認且符合知 識產權的充分有效保護。本款的應用應符合以下第 3、4和5款的規定。

每一締約國應酌情採取立法、行政或政策措施,以期根據共同商定的條 件向提供遺傳資源的締約國,特別是其中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利用這些 遺傳資源的技術和轉讓此種技術,其中包括受到專利和其他知識產權保護的技術,必要時通過第20條和第21條的規定,遵照國際法,以符合以 下第4和5款規定的方式進行。

每一締約國應酌情採取立法、行政或政策措施,以期私營部門為第1款 所指技術的取得、共同開發和轉讓提供便利,以惠益於發展中國家的政 府機構和私營部門,並在這方面遵守以上第1、2和3款規定的義務。

締約國認識到專利和其他知識產權可能影響到本公約的實施,因而應在 這方面遵照國家立法和國際法進行合作,以確保此種權利有助於而不違 反本公約的目標。



第17條 信息交流

締約國應便利有關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持久使用的一切公眾可得信息的交 流,要顧到發展中國家的特殊需要。

此種信息交流應包括交流技術、科學和社會經濟研究成果,以及培訓和 調查方案的信息、專門知識、當地和傳統知識本身及連同第16條第 1款 中所指的技術。可行時也應包括信息的歸還。

 

第1 8 條 技術和科學合作



締約國應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持久使用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必要時 可通過適當的國際機構和國家機構來開展這種合作。

每一締約國應促進與其他締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科技合作,以執行 本公約,辦法之中包括制定和執行國家政策。促進此種合作時應特別注 意通過人力資源開發和機構建設以發展和加強國家能力。

締約國會議應在第一次會議上確定如何設立交換所機制以促進並便利科 技合作。

締約國為實現本公約的目標,應按照國家立法和政策,鼓勵並制定各種 合作方法以開發和使用各種技術,包括當地技術和傳統技術在內。為此目的,締約國還應促進關予人員培訓專家交流的合作。

締約國應經共同協議促進設立聯合研究方案和聯合企業,以開發與本公 約目標有關的技術。



第19條 生物技術的處理及其惠益的分配

每一締約國應酌情採取立法、行政和政策措施,讓提供遺傳資源用於生 物技術研究的締約國,特別是其中的發展中國家,切實參與此種研究活 動;可行時,研究活動宜在這些締約國中進行。

每一締約國應採取一切可行措施,以贊助和促進那些提供遺傳資源的締約國,特別是其中的發展中國家,在公平的基礎上優先取得基於其提供 資源的生物技術所產生成果和惠益。此種取得應按共同商定的條件進行 。

締約國應考慮是否需要一項議定書,規定適當程序,特別包括事先知情 協議,適用於可能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持久使用產生不利影響的由生 物技術改變的任何活生物體的安全轉讓、處理和使用,並考慮該議定書的形式。

每一個締約國應直接或要求其管轄下提供以上第3款所指生物體的任何 自然人和法人,將該締約國在處理這種生物體方面規定的使用和安全條 例的任何現有資料以及有關該生物體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的任何現有資 料,提供給將要引進這些生物體的締約國。



第20條 資  金

每一締約國承諾依其能力為那些旨在根據其國家計劃、優先事項和方案 實現本公約目標的活動提供財政支助和鼓勵。

發達國家締約國應提供新的額外的資金,以使發展中國家締約國能支付 它們因執行那些履行本公約義務的措施而承負的議定的全部增加費用, 並使它們能享到本公約條款產生的惠益;上項費用將由個別發展中國家 同第21條所指的體制機構商定,但須遵循締約國會議所制定的政策、戰 略、方案重點、合格標准和增加費用指示性清單。其他締約國,包括那 些處於向市場經濟過渡進程的國家,得自願承負發達國家締約國的義務 。為了本條目的,締約國會議應在其第一次會議上確定一個發達國家締 約國和其他自願承負發達國家締約國義務的締約國名單。締約國會議應 定期審查這個名單並於必要時加以修改。另將鼓勵其他國家和來源以自 願方式作出捐款。履行這些承諾時,應考慮到資金提供必須充分、可預 測和及時,且名單內繳款締約國之間共同承擔義務也極為重要。

發達國家締約國也可通過雙邊、區域和其他多邊渠道提供與執行本公約 有關的資金,而發展中國家締約國則可利用該資金。

發展中國家締約國有效地履行其根據公約作出的承諾的程度將取決於發 達國家締約國有效地履行其根據公約就財政資源和技術轉讓作出的承諾 ,並將充分顧及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消除貧困是發展中國家締約國的首 要優先事項這一事實。

各締約國在其就籌資和技術轉讓採取行動時應充分考慮到最不發達國家 的具體需要和特殊情況。

締約國還應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締約國、特別是小島嶼國家中由於對生物 多樣性的依賴、生物多樣性的分布和地點而產生的特殊情況。

發展中國家--包括環境方面最脆弱、例如境內有乾旱和半乾旱地帶、 沿海和山岳地區的國家--的特殊情況也應予以考慮。



第21條 財務機制

為本公約的目的,應有一機制在贈與或減讓條件的基礎上向發展中國家 締約國提供資金,本條中說明其主要內容。該機制應為本公約目的而在 締約國會議權力下履行職責,遵循會議的指導並向其負責。該機制的業 務應由締約國會議第一次會議或將決定採用的一個體制機構開展。為本 公約的目的,締約國會議應確定有關此項資源獲取和利用的政策、戰略 、方案重點和資格標準。捐款額應按照締約國會議定期決定所需的資金 數額,考慮到第 20 條所指資金流動量充分、及時且可以預計的需要和 列入第 20 條第 2 款所指名單的繳款締約國分擔負擔的重要性。 發達 國家締約國和其他國家及來源也可提供自願捐款。該機制應在民主和透 明的管理體制內開展業務。

依據本公約目標,締約國會議應在其第一次會議上確定政策、戰略和方 案重點,以及詳細的資格標準和準則,用於資金的獲得和利用,包括對 此種利用的定期監測和評價。締約國會議應在同受託負責財務機制運行 的體制機構協商後,就實行以上第1款的安排作出決定。

締約國會議應在本公約生效後不遲於二年內,其後在定期基礎上,審查 依照本條規定設立的財務機制的功效,包括以上第2款所指的標準和準 則。根據這種審查,會議應於必要時採取適當行動,以增進該機制的功 效。

締約國應審議如何加強現有的金融機構,以便為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持 久使用提供資金。



第22條 與其它國際公約的關係

本公約的規定不得影響任何締約國在任何現有國際協定下的權利和義務 ,除非行使這些權利和義務將嚴重破壞或威脅生物多樣性。

締約國在海洋環境方面實施本公約不得抵觸各國在海洋法下的權利和義 務。



第23條 締約國會議

特此設立締約國會議。締約國會議第一次會議應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 行主任於本公約生效後一年內召開。其後,締約國會議的常會應依照第 一次會議所規定的時間定期舉行。

締約國會議可於其認為必要的其它時間舉行非常會議;如經任何締約國 書面請求, 由秘書處將該項請求轉致各締約國後六個月內至少有 1/3 締約國表示支持時,亦可舉行非常會議。

締約國會議應以協商一致方式商定和通過他本身的和他可能設立的任何 附屬機構的議事規則和關於秘書處經費的財務細則。締約國會議在每次 常會通過到下屆常會為止的財政期間的預算。

-締約國會議應不斷審查本公約的實施情形,為此應:

就按照第26條規定遞送的資料規定遞送格式及間隔時間,並審議此種 資料以及任何附屬機構提交的報告;

審查按照第25條提供的關於生物多樣性的科學、技術和工藝諮詢意見;

視需要按照第28條審議並通過議定書;

視需要按照第29和第30條審議並通過對本公約及其附件的條正;

審議對任何議定書及其任何附件的修正,如做出修正決定,則建議有 關議定書締約國予以通過;

視需要按照第30條審議並通過本公約的增補附件;

視實施本公約的需要,設立附屬機構,特別是提供科技諮詢意見的機 構;

通過秘書處,與處理本公約所涉事項的各公約的執行機構進行接觸, 以期與它們建立適當的合作形式;

參酌實施本公約取得的經驗,審議並採取為實現本公約的目的可能需 要的任何其他行動。

聯合國、其各專門機構和國際原子能機構以及任何非本公約締約國的國 家,均可派觀察員出席締約國會議。任何其他組織或機構,無論是政府 性質或非政府性質,只要在與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有關領域具有 資格,並通知秘書處願意以觀察員身份出席締約國會議,都可被接納參 加會議,除非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出席締約國表示反對。觀察員的接納與 參加應遵照締約國會議通過的議事規則處理。



第24條 秘書處

特此設立秘書處,其職責如下:

為第23條規定的締約國會議作出安排並提供服務;

執行任何議定書可能指派給它的職責;

編製關於它根據本公約執行職責情況的報告,並提交締約國會議;

與其他有關國際機構取得協調,特別是訂出各種必要的行政和合同安 排,以便有效地執行其職責;

執行締約國會議可能規定的其他職責。

締約國會議應在其第一次常會上從那些已經表示願意執行本公約規定的 秘書處職責的現有合格國際組織之中指定某一組織為秘書處。



第25條 科學、技術和工藝諮詢事務附屬機構

特此設立一個提供科學、技術和工藝諮詢意見的附屬機構,以向締約國 會議、並酌情向它的其他附屬機構及時提供有關執行本公約的諮詢意見 。該機構應開放供所有締約國參加,並應為多學科性。它應由有關專門 知識領域內卓有專長的政府代表組成。它應定期向締約國會議報告其各 個方面的工作。

這個機構應在締約國會議的權力下,按照會議所訂的準則並應其要求;

提供關於生物多樣性狀況的科學和技術評估意見;

編製有關按照本公約條款所採取各類措施的功效的科學和技術評估報 告;

查明有關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的創新的、有效的和當代最先進 的技術和專門技能,並就促進此類技術的開發和/或轉讓的途徑和方 法提供諮詢意見;   

就有關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的科學方案以及研究和開發方面 的國際合作提供諮詢意見;   

回答締約國會議其附屬機構可能向其提出的有關科學、技術、工藝 和方法的問題。

  

這個機構的職責、權限、組織和業務可由締約國會議進一步訂立。



第26條 報  告

  每一締約國應按締約國會議決定的間隔時間,向締約國會議提交關於該國 為執行本公約條款已採取的措施以及這些措施在實現本公約目標方面的功效的 報告。



第27條 爭端的解決

締約國之間在就公約的解釋或適用方面發生爭端時,有關的締約國應通 過談判方式尋求解決。

如果有關締約國無法以談判方式達成協議,它們可以聯合要求第三方進 行斡旋或要求第三方出面調停。

在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本公約時或其後的任何時候,一個國家或區 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可書面向保管者聲明,對按照以上第1或第2款未能 解決的爭端,它接受下列一種或兩種爭端解決辦法作為強制性辦法:

按照附件二第1部分規定的程序進行仲裁;

將爭端提交國際法院。

如果爭端各方尚未按照以上第3款規定接受同一或任何程序,則這項爭 端應按照附件二第2部分規定提交調解,除非締約國另有協議。

本條規定應適用於任何議定書,除非該議定書另有規定。



第28條 議定書的通過

締約國應合作擬訂並通過本公約的議定書。

議定書應由本公約締約國會議舉行會議通過。

任何擬議議定書的案文應由秘書處至少在舉行上述會議以前六個月遞交 各締約國。



第29條 公約或議定書的修正

任何締約國均可就本公約提出修正案。議定書的任何締約國可就該議定 書提出修正案。

本公約的修正案應由生物多樣性會議舉行會議通過。對任何議定書的修 正案應在該議定書締約國的會議上通過。就本公約或任何議定書提出的 修正案,除非該議定書另有規定,應由秘書處至少在舉行擬議通過該修 正案的會議以前六個月遞交公約或有關議定書締約國。秘書處也應將擬 議的修正案遞交本公約的簽署國供其參考。

締約國應盡力以協商一致方式就本公約或任何議定書的任何擬議修正案 達成協議,如果盡了一切努力仍無法以協商一致方式達成協議,則作為 最後辦法,應以出席並參加表決的有關文書的締約國三分之二多數票通 過修正案;通過的修正應由保管者送交所有締約國批准、接受或核准。

對修正案的批准、接受或核准,應以書面通知保管者。依照以上第3款 通過的修正案,應予至少三分之二公約締約國或三分之二有關議定書締 約國交存批准、接受或核准書之後第九十天在接受修正案的各締約國之 間生效,除非議定書內另有規定。其後,任何其他締約國交存其對修正 的批准、接受或核准第九十天之後,修正即對它生效。

為本條的目的,〞出席並參加表決的締約國〞是指在場投贊成票或反對 票的締約國。



第30條 附件的通過和修正

本公約或任何議定書的附件應成為本公約或該議定書的一個構成部分; 除非另有明確規定,凡提及本公約或其議定書時,亦包括其任何附件在 內。這種附件應以程序、科學、技術和行政事項為限。

任何議定書就其附件可能另有規定者除外,本公約的增補附件或任何議 定書的附件的提出、通過和生效,應適用下列程序:

本公約或任何議定書的附件應依照第29條規定的程序提出和通過;

任何締約國如果不能接受公約的某一增補附件或它作為締約國的任何 議定書的某一附件,應予保管者就其通過發出通知之日起一年內將此 情況書面通知保管者。保管者應予接到任何此種通知後立即通知所有 締約國。一締約國可予任何時間撤銷以前的反對聲明,有關附件即按 以下C項規定對它生效;

在保管者就附件通過發出通知之日起滿一年後,該附件應對未曾依照 以上b項發出通知的本公約或任何有關議定書的所有締約國生效。

本公約附件或任何議定書附件的修正案的提出、通過和生效,應遵照本 公約附件或議定書附件的提出、通過和生效所適用的同一程序。

如一個增補附件或對某一附件的修正案涉及對本公約或對任何議定書的 修正,則該增補附件或修正案須於本公約或有關議定書的修正生效以後 方能生效。



第31條 表決權

除以下第2款之規定外,本公約或任何議定書的每一締約國應有一票表 決權。

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對屬於其權限的事項行使表決權時,其票數相當於 其作為本公約或有關議定書締約國的成員國數目。如果這些組織的成員 國行使其表決權,則該組織就不應行使其表決權,反之亦然。



第32條 本公約與其議定書之間的關係

一國或一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不得成為議定書締約國,除非已是或同時 成為本公約締約國。

任何議定書下的決定,只應由該議定書締約國作出。尚未批准、接受、 或核准一項議定書的公約締約國,得以觀察員身份參加該議定書締約國 的任何會議。

第33條 簽  署

  本公約應從1992年6月5日至14日在里約熱內盧並從1992年 6月15日至1993 年6月4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放供各國和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簽署。



第34條 批准、接受或核准

本公約和任何議定書須由各國和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批准、接受或核 准。批准、接受或核准書應交存保管者。

以上第1款所指的任何組織如成為本公約或任何議定書的締約國組織而 該組織沒有任何成員國是締約國,則該締約國組織應受公約或議定書規 定的一切義務的約束。如這種組織的一個或多個成員國是本公約或有關 議定書的締約國,則該組織及其成員應就履行其公約或議定書義務的各 自責任作出決定。在這種情況下,該組織和成員國不應同時有權行使本 公約或有關議定書規定的權利。

以上第1款所指組織應在其批准、接受或核准書中聲明其對本公約或有 關議定書所涉事項的權限。這些組織也應將其權限的任何有關變化通知 保管者。



第35條 加  入

本公約及任何議定書應自公約或有關議定書簽署截止日期起開放供各國 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加入。加入書應交存保管者。

以上第1款所指組織應在其加入書中聲明其對本公約或有關議定書所涉 事項的權限。這些組織也應將其權限的任何有關變化通知保管者。

第34條第 2款的規定應適用於加入本公約或任何議定書的區域經濟一體 化組織。



第36條 生  效

本公約應於第三十份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書交存之日以後第九十天 生效。

任何議定書應予該議定書訂明份數的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書交存之 日以後第九十天生效。 .對於在第三十份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書交存後批准、接受、核准本 公約或加入本公約的每一締約國,本公約應予該締約國的批准、接受、 核准或加入書交存之日以後第九十生效。

任何議定書,除非其中另有規定,對於在該議定書依照以上第2款規定 生效後批准、接受、核准該議定書或加入該議定書的締約國,應於該締 約國的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書交存之日以後第九十天生效,或於本 公約對該締約國生效之日生效,以兩者中較後日期為准。

為以上第1和第2款的目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交存的任何文書不得 在該組織成員國所交存文書以外另行計算。



第37條 保  留

  不得對本公約作出任何保留。



第38條 退  出

在本公約對一締約國生效之日起二年之後的任何時間,該締約國得向保 管者提出書面通知,退出本公約。

這種退出應在保管者接到退出通知之日起一年後生效,或在退出通知中 指明的一個較後日期生效。

任何締約國一旦退出本公約,即應被視為也已退出它加入的任何議定書。



第39條 臨時財務安排

  在本公約生效之後至締約國會議第一次會議期間,或至締約國會議決定根 據第21條指定某個體制機構為止,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國 際復興開發銀行合辦的全球環境貸款設施若已按照第21條的要求充分改組,則 應暫時為第21條所指的體制機構。



第40條 秘書處臨時安排

  在本公約生效之後至締約國會議第一次會議期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 主任提供秘書處應暫時為第24條第 2款所指的秘書處。



第41條 保管者

  聯合國秘書長應負起本公約及任何議定書的保管者的職責。



第42條 作准文本

  本公約原本應交存於聯合國秘書長,其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 文和西班牙文本均為作准文本。

  為此,下列簽名代表,經正式授權,在本公約上簽字,以昭信守。 公元1992年 6月15日訂於里約熱內盧。



如果想要看的話,我是建議你們看
第8條:我覺得蠻重要的
第9條:第2段
第10條
11.13.14條
第15條:前幾段
20條
第21段;最後幾句
22.25條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