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污染問題

石油污染
石油是碳氫化合物,非常複雜,其中最輕的會蒸發,最重的會附著在沙岩上變成「巧克力」球,最毒的是PAH〈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可以殺傷海草,海鳥,海獸,也可以引起癌症。
http://e-info.org.tw/node/12576

用細菌處理石油污染
能分解原油或煉油產物的菌株稱為油污分解菌(簡稱油污菌)。面對海洋油污染問題,利用油污菌處理油污是可行方法之一。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8102900635

雞糞可以清除污土壤的原油
中國科學家說,雞糞可能成為清潔受原油污染的土壤的一種解決方案。
根據中國武漢大學的微生物學教授馬輝文領導的一個團隊,耕地時加入雞糞的土壤能夠比沒有雞糞的土壤多分解50%的原油。
但是由於氧氣供應和溫度的變化,雞糞在田間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見效。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9009040.html

塑膠
塑膠的由來
塑膠製品是目前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聚合高分子有機化合物,主要含有C、H、O三種元素。有機化合物就是指碳氫化合物及其所含的衍生物。
一般有機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原子的總數大約在100個以下,但澱粉、蛋白質、橡膠、塑膠等化合物的分子卻非常大,可能含數千個到數十萬個原子,這種有巨大分子的化合物通常稱為聚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
最早的合成聚合物硝化纖維素塑膠是由英國化學家帕克斯(Parkes)在1850年代製成的;而後來美國化學家厄特(Hyatt)改變硝化纖維素塑膠的成分 ,製成了第一種人工合成的熱可塑性高分子賽璐珞(celluloid)。
塑膠的種類及用途  
塑膠又可二分為: 熱塑性及熱固性二種。
熱塑性塑膠就是一加熱就會融化成液體,一冷卻就又可以成為另一種形狀的塑膠,但是熱固性塑膠則是只有製造時才加熱讓它成型,但是加熱第二次的時候它不但不會變成液體,而且還會形成惡臭,甚至危害我們人體的健康,所以回收時要分開。
如果你細心注意到四周的環境,你會很驚訝地發現生活中有許多塑膠及合成纖維在你家裡。  如製造汽車時用到的許多塑膠,這樣子一來可以減少車子的重量,以免耗油。塑膠水管已經逐漸取代金屬水管,因此可以避免掉許多有毒物質的釋出。許多塑膠都能夠防水,因此被廣泛用來做為盛水的容器或是防水的容器,其中最常被使用的是聚乙烯(PE)N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或聚苯乙烯(PS)。
塑膠的回收環保
塑膠由於不易在自然情況下分解,常被稱為千年公害。有些被人隨意丟棄在路邊,造成景觀的破壞;有些被人露天燃燒,造成空氣的污染。所以塑膠的回收工作是當務之急。
塑膠種類很多,一般並不易分辨。因而在容器上標明號碼,就是方便使用者做回收分類之用。如美國塑膠工業協會(SPI)提倡一種順時針三角形的號碼標識,在塑膠回收的三角圖形中有1至7的阿拉伯數字,顯示塑膠材質。
數字 1 2 3 4 5 6 7
材質 PET HDPE PVC LDPE P.P. P.S. 其他

1.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脂)
塑膠回收代碼1號是PET,用在容器上就是俗稱的寶特瓶。如清潔劑、洗髮精、礦泉水的包裝瓶子,都已在大量使用寶特瓶。辨識法:寶特瓶通常是無色透明的,有的加色成淺綠淺藍或茶色。圓的PET瓶底下方有一圓點,瓶身其他地方無接縫,是最簡單的辨識方法。

2.HDPE(高密度聚乙烯)
PE(聚乙烯)是工業、生活上應用最廣的塑膠,一般常分為高密度聚乙烯(HDPE)與低密度聚乙烯(LDPE)兩種,PE對於酸性和鹼性的抵抗力都很優良,目前市面上所見到的塑膠袋及各種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塑膠瓶幾乎都是PE所製造,像清潔劑、洗髮精、沐浴乳、食用油、農藥…等,大部份以HDPE瓶來盛裝。辨識法:多半不透明,手感似臘,塑膠袋揉搓或摩擦時有沙沙聲。

3.PVC(聚氯乙烯)
PVC的發明相當早,且多應用於工業產品中,但大多在非食品方面,像水管、雨衣、書包、建材、塑膠膜、塑膠盒等等。由於PVC瓶透氣性高,不會用來盛裝碳酸飲料,在食品容器上以礦泉水為最大宗,沙拉油瓶亦有部份使用PVC。 辨識法:圓的PVC瓶底部為一條直線,是與寶特瓶的差別所在。PVC用力折會有白痕出現,在太陽底下長時間曝曬後會變鐵紅色;用火燒在邊緣會有青色火焰,延燒性差,所以火源一離開就停止燃燒是其特色。(註:燃燒PVC時可能會釋出氯乙烯有毒單體,請在空曠通風處試驗。 )

4.LDPE(低密度聚乙烯)
大部份的塑膠袋和塑膠膜是用LDPE做成的。LDPE做成的容器若不加色料多呈半透明像牛奶瓶、軟片盒等。辨識法:LDPE做成的塑膠袋較柔軟,揉搓時較不會發出沙沙聲,外包裝塑膠膜軟而易撕的是LDPE,較脆而硬的是PVC或PP膜。

5.PP(聚丙烯)
製瓶商常以PE製造瓶身,瓶蓋和把手用有較大硬度與強度的PP來製造,當然也有直接以PP製瓶的,最常見的是豆漿、米漿瓶,不過比較大的容器像水桶、垃圾桶、洗衣槽等多以PP做成。PP做成的免洗餐具,像「辦桌」宴會上常見的紅色塑膠碗、以及盛裝微波食品的塑膠盒,就是以 PP 做成。辨識法:PP和PE很難分出,一般來說PP的硬度較高,且表面較有光澤, PE則像蠟製器,燃燒時PE的蠟燭味較重。

6.PS(聚苯乙烯)
PS吸水性低,且其尺寸安定性佳,主要應用於玩具、文具、滾輪、鑲襯(像冰箱的白色內襯)等,及工業的包裝緩衝材料。未發泡的PS在食品容器上有乳品業的瓶罐如養樂多、優酪乳、布丁盒、速食店飲料的杯蓋等。發泡後的平板經真空成型廣泛用於一次性餐具,如保麗龍免洗餐具。辨識法:未發泡的製品,輕折就有白痕出現,並有擴散現象,通常以手即可撕裂。

7.OTHER(其他)
其他類塑膠材質標示7號的情形很多,在回收處理上也較困難,如牙膏瓶。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4121402616

怎麼覺得它的辨識方法很像~有些還是分不出來~是我太笨嗎?

氟氯碳化物
氯氟烴(英語:Chlorofluorocarbons,簡稱:CFCs),又稱氟氯烴、氯氟碳化合物、氟氯碳化合物,是一組由組成的鹵代烷。因為低活躍性、不易燃燒及無毒,氯氟碳化合物被廣泛使用於日常生活中。氟利昂是氟氯甲烷的商標名稱。

氯氟烴由一群以托馬斯·米基利為首的美國科學家1928年人工合成,用作冷藏器冷凍劑(雪種),因為過往的冷凍劑(例如二氧化硫)都易燃或有毒。其後,氯氟碳化合物被廣泛使用,直至20世紀末科學家意識到氯氟碳化合物的害處為止。

對臭氧層的破壞
部份使用後的氯氟碳化合物上升到同溫層(又稱平流層)。由於其低活躍性、低生物降解性及不溶於水,氯氟碳化合物很難被分解。氯氟碳化合物在太陽紫外線照射下會分解出氯氣自由基,破壞臭氧
由於此等破壞是連鎖反應,故威力相當驚人。據估計,一個原子可以破壞近十萬個臭氧分子。

限制使用
由於氯氟碳化合物對臭氧層的破壞日益嚴重,故多個國家於1987年9月於加拿大蒙特婁簽署《蒙特婁議定書》,分階段限制氯氟碳化合物的使用。由1996年1月1日起,氯氟碳化合物正式被禁止生產。

可行代用品
氯氟碳化合物可被碳氫化合物取代,雖然不會破壞臭氧層,但具有一定的易燃性和毒性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0%AF%E6%B0%9F%E7%83%83

碳氫化合物
烴(漢語拼音:tīng,國語注音符號:ㄊㄧㄥ,粵語讀作ting1)是僅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一類有機化合物,又稱為碳氫化合物。
烴類是所有有機化合物的母體,可以說所有有機化合物都只是用其他原子取代烴中「碳」、「氫」原子或「基團」的結果。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A2%B3%E6%B0%AB%E5%8C%96%E5%90%88%E7%89%A9

3 則留言: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