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孟德爾發現豌豆的不同



七種性狀:花色(紅花或白花)、植株高度(高莖或矮莖)、芽生長位置(腋生或頂生)、種子顏色(黃色或綠色)、種皮(圓皮或皺皮)、豆莢顏色(綠色或黃色)、豆莢外表(飽滿或皺縮);列為前者的都是「顯性」,後者為「隱性」。

孟德爾遺傳法則



孟德爾發現當拿高莖純系品種和矮莖純系品種雜交時,第一代的豌豆都呈現高莖植株,但是拿第一代豌豆互相交配後竟同時出現了高莖和矮莖,而且高莖與矮莖的比例大約是「3:1」,觀察其他特徵的時候也發生相同的情況。於是孟德爾於是將第一代出現的特徵稱為「顯性」,第二代才出現的特徵稱為「隱性」。 (圖一)

72408-蛋的構造

蛋的構造:

卵黃:提供胚胎發育所需養分

小白點:含細胞核 可發育成胚胎

蛋白:提供胚胎發育所需養分

繫帶:固定卵黃於中央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遺傳學之父」-格雷格‧孟德爾


「遺傳學之父」-格雷格‧孟德爾。他從豌豆實驗中,首先提出了遺傳因子的概念,了解到成對的遺傳因子能夠控制性狀的表現,並歸納出分離律及自由配合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script語法,請按此連結分離律及自由配合律,對後世的遺傳學發展有開啟的作用。
分離律(孟德爾第一定律):孟德爾認為遺傳因子在一般生物細胞中是成對存在的,並一起控制著生物的外表性狀。而當生物要產生生殖細胞時,成對的遺傳因子會發生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生殖細胞中。
自由配合律(孟德爾第二定律):在實驗的觀察下,孟德爾發現兩種遺傳因子的分離之間不會有影響,單一對遺傳因子依然會遵從分離律,且成對的因子在分離後會進行自由配對

遺傳

遺傳是指經由基因的傳遞,使後代獲得親代的特徵。遺傳學是研究此一現象的學科,目前已知地球上現存的生命主要是以DNA作為遺傳物質。除了遺傳之外,決定生物特徵的因素還有環境,以及環境與遺傳的交互作用。
DNA複製
生物遺傳依靠DNA複製完成。
DNA複製是指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合成子代DNA過程。這一過程是在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間期,隨染色體的複製而完成的。
DNA複製是一個邊解旋變複製的過程。複製開始時,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兩條螺旋的雙鏈被解開,這個過程叫做解旋。然後,以解開的每一條母鏈作為模板,以周圍環境中遊離的4中去氧核醣核酸為原料,按照鹼基互補配對的原則,在其他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與母鏈互補的一段子鏈。隨著解旋過程的進行,新合成的子鏈也不斷的延伸,同時,每條子鏈又與其對應的母鏈盤繞成雙螺旋結構,從而各自形成一個新的DNA分子。新複製出的兩個子代DNA分子,通過細胞分裂分配到子代細胞中。由於兩條子代DNA分子中各有一條鏈來自親代DNA分子,故而此種複製方式又被稱作半保留複製。DNA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複製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鹼基互補配對,保證了複製的準確性,同時,使遺傳信息從親代傳給子代,從而保證了遺傳信息的連續性。
性別決定
大部分生物通過遺傳信息來決定個體的性別。主要有三種方式:
XY:在大部分哺乳動物(包括人類)、果蠅和部分植物(如銀杏),雌性有兩條X染色體,雄性有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
X0:XY系統的變異,在一些昆蟲草蜢蟋蟀,雄性有隻一條X染色體(X0),雌性有兩條(XX)。在某些動物,XX的是雌雄同體,X0是雄性,如秀麗隱桿線蟲
ZW:在鳥類和部分昆蟲,雌性有兩條不同的染色體(ZW),雄性有兩條相同的染色體(WW)。
Z0:ZW系統的變異,雌性有隻一條染色體(Z0),雄性有兩條(ZZ)。
雙套單套:雌性為雙套,雄性為單套。常見的例子有膜翅目昆蟲。有認為這種系統和這些昆蟲多為社會性昆蟲的原因。
伴性遺傳
伴性遺傳(亦稱性聯遺傳)指某些性狀的遺傳常常與性別相關聯的現象,其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於性染色體上。因此,此種性狀的遺傳,在雌、雄間的比例,常有明顯的不均。比如紅綠色盲血友病蠶豆症等。

未成年生育的影響

未成年生育有很多影響,例如:
  1. 生理的影響:青少女懷孕被視為高危險妊娠,合併症有發性高血壓;子宮功能不全;流產等,產下的胎兒併發早產 體重不足 胎死腹中等
  2. 心理的影響:心理發展尚未成熟,多自以為中心,情緒不穩而且較衝動
  3. 社經地位的影響:工作機會有無以及工作收入的多,與經濟有關,大部分多較為貧窮,需依賴社會福利
  4. 家庭的影響:家庭經濟的負擔,離婚比率高,家庭成員容易出現憤怒 壓力 敵意 罪惡 無法接受等情緒
  5. 婚姻的影響:早婚的婚姻都不穩定,尤其在二十歲以前的
  6. 社會的影響:依賴社會福利,增加社會成本支出為主 福利內容的優渥間接使的青少女媽媽餵了抱有福利的支持,而拒絕結婚或工作,為了減輕社會福利的負擔

2011年3月5日 星期六

蘭花開花

突變



基因的穩定性對遺傳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但是遺傳物質也不是永遠一成不變。若遺傳物質產生變異而影響到生物的遺傳性狀,這樣的變異稱為突變。
  任何基因都可能發生突變,但它並不經常發生。遺傳學家莫根的實驗室原本只有紅眼果蠅,有一天卻發現一隻白眼雄果蠅,之後經實驗證明白眼果蠅是由於基因突變而來。
突變的產生有兩個途徑:自然突變和人為誘變。
自然突變是指自然產生的基因變異,DNA的複製失誤,通常發生率極低。
  基因的構造出現損傷。細胞準備分裂時,DNA便進行複製工作,這時DNA的文字排列順序可能會出現錯誤。通常,細胞會自行切斷錯誤的部位,並重新製造或修補。DNA的複製失誤比率相當小,當一億到十億個細胞一起分裂時,其中大約只有一個會出現失誤。


人為誘變是指因物理(如x光、紫外線)或化學(如亞硝酸)的處理導致生物體發生基因的突變,DNA直接受到外來的傷害。人為誘變率一般都比自然突變率高。
外來的傷害也分為兩種:
1.物理的---放射線或紫外線。放射線的強大能量會破壞DNA,或切斷DNA的一部份。
2.化學的---藥物或食品中所含的化學物質。化學物質會混進DNA中並擾亂鹼基的排列順序。

血型

ABO血型系统主要是根据人类红细胞表面所含凝集原(即血型抗原,有A、B、H三种)的不同而命名的。ABO血型鉴定,即指ABH血型抗原的检测。红细胞含A抗原的叫A型,含B抗原的叫B型,含A和B抗原的叫AB型;不含A、B抗原,而含H抗原的称O型。A型人血清中只含抗B抗体;B型血清中只含抗A抗体;AB型血清中抗A和抗B抗体都没有;而O型血清中抗A和抗B抗体都有。采用标准的抗A及抗B血清以鉴定被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直接试验);同时用标准的A型及B型红细胞鉴定被检者血清中的抗体(反转试验)。只有被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鉴别和血清中的抗体鉴别所得出的结果完全符合时才能肯定具血型类别。

孟德爾的移傳法則



孟德爾在完成豌豆的遺傳實驗後,認為控制生物遺傳性狀的基因有顯性與隱性之別,可分別用英文字母的大寫及小寫來代表。當顯性與隱性基因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只有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
  例如豌豆莖高的性狀有高莖與矮莖兩種型態,決定豌豆莖高的基因中,高莖基因(T)是顯性,而矮莖的基因(t)是隱性,所以純品系的高莖(TT)和矮莖(tt)豌豆交配後所育出的第一子代皆為高莖(Tt)。
  不過由第一子代(Tt和Tt)交配產生的第二子代中卻兼有高莖(TT或Tt)和矮莖(tt),它們個體數的比是三比一。
  此項推算可用簡便的棋盤格法來演算,例如選擇莖高為一相對性狀之二純品系,使之雜交,則可如下列之方法推算其F1及F2之基因型及表現型: T 代表高莖的顯性基因
t 代表矮莖的隱性基因
親代 (P) 基因型:TT x tt
F1 自花授粉基因型:Tt x Tt (F1表現型:皆為高莖)
F1 卵與精細胞之基因組合可由下列棋盤方格法求得:

精細胞 卵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F2為:

表現型 顯性 高莖 隱性 矮莖
基因型 TT , T t , T t t t
表現型比例 3 1


 
二、分離
法則
    純品系單因子雜交試驗的子代F1,分別從兩個親代得到兩個不同的性狀因子(例如T和t)。
  這兩個因子並存於同一個細胞核中,但彼此並不融和成為既不高也不矮的中間因子,所以單因子雜交試驗的F2才能出現隱性的性狀。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獨立不混合,並在形成配子時彼此分離。
 
三、自由組合法則
    前面所提及約二種定律,僅就一種性狀來討論,而事實上,生物是由許多性狀組合而成的。因此,我們不妨同時以二種性狀來討論。
  以圖為例,擷取豌豆的頂生紅花(圖中的A、R)與腋生白花(圖中的a、r)做為P(親代),進行交配。那麼F2中,花所生長的位置與顏色的遺傳性狀,就會出現頂生的白花(Ar)、腋生的紅花(aR)等植株。但在P中,A與R的組合並不足緊密不分的,而是類似偶然間同搭一班車的乘客一樣。
  最後還是可能分開。可見基因是獨立遺傳的。就因為有這種自由組合的分離,所以會出現與祖親代遺傳因子組合不同的後代。

蛋的介紹


小白點內含細胞核。卵黃和小白點是由雞的卵巢產生的,當卵黃和小白點通過輸卵管時,輸卵管先產生繫帶以固定卵黃的位置,使它位於 蛋的中間。然後輸卵管再依序分泌蛋白、殼膜、蛋殼加在卵黃外,最 後一個完整的雞蛋由輸卵管末端的開口排出

孟 德 爾 定 律

孟 德 爾 定 律

孟 德 爾 在 遺 傳 的 研 究 上 , 曾 創 下 好 幾 個 假 設 , 稱 為 孟 德 爾 定 律 (Mendel's Laws) 。 它 包 括 了 以 下 各 項 。

(1) 單 位 形 質 律 (Law of Unitary Traits) 。
每 一 種 遺 傳 特 質 , 都 由 一 個 遺 傳 單 元 控 制 。 這 些 遺 傳 單 元 在 起 作 用 時 互 不 干 擾 。


(2) 顯 隱 律(Dorminance and recessiveness) 。
控 制 遺 傳 特 質 的 每 一 個 單 元 , 都 由 兩 個 因 子 組 成 。 這 兩 個 因 子 的 表 現 可 以 各 不 相 同 。 如 果 一 個 個 體 在 某 一 種 遺 傳 特 質 上 , 擁 有 兩 個 表 現 各 不 相 同 的 因 子 時 , 只 有 其 中 一 個 因 子 可 以 把 它 的 表 現 展 示 出 來 , 其 餘 一 個 就 不 能 展 示 它 的 特 徵 。 可 以 展 示 出 特 徵 的 一 個 因 子 就 稱 為 具 有 顯 性 (dominance) 的 性 質 。 不 可 以 展 示 出 特 徵 的 一 個 因 子 , 就 稱 為 具 有 隱 性 (recessive) 的 性 質 。


(3) 孟 德 爾 第 一 定 律 ( 分 離 律 ) Law of Segregation
在 形 成 下 一 代 的 過 程 中 , 控 制 遺 傳 特 質 的 每 一 對 因 子 都 會 自 由 分 開 。 在 分 開 的 過 程 中 , 它 們 會 互 不 干 擾 。


(4) 孟 德 爾 第 二 定 律 ( 自 由 結 合 律 ) 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
在 形 成 下 一 代 的 過 程 中 , 控 制 遺 傳 特 質 的 每 一 對 因 子 , 在 分 開 後 會 再 結 合 。 在 結 合 時 , 它 們 會 互 不 干 擾 。


渦蟲再生的能力好強!

我是121 1號

哇靠!渦蟲有八個頭

我是121 1號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分娩幾分鐘之內的人類胎盤。這 是面向胎兒的一面。在此看不到 的另一面連接子宮。右上角是臍 帶。底部的白色邊緣是剩下的羊 水膜。



從胎盤袋子中拉出的剪斷的臍帶

肚臍是怎樣來的?

胎兒自子宮產出後,醫生會立即剪斷,使胎兒順利母體,經一段時間,在胎兒腹部的臍帶會萎縮脫落,其留下得痕跡就是肚臍,也是胎生動物的特徵之一。

子宮內發育胎兒的構造與功能

1胎盤和臍帶:胎兒在子宮發育時,藉由胎盤和臍帶從母體或的養分和氧,亦藉由兩者將產生的廢物送入母體中代為排出。

2.羊水:保護胎兒,以避免劇烈震盪,有減少緩衝作用。

3.胎盤:為胎兒生活中心。



無痛分娩的後遺症

Q:無痛分娩有沒有後遺症?
A:一般而言是沒有,麻醉醫師會跟您作詳細的解釋,做無痛分娩時,會給產婦裝置心電圖及胎兒監視器,以隨時監測母子狀況。但是有時無痛分娩會抑制子宮收縮,若收縮不強,會再給予催生藥物

    無痛分娩施打與後遺症

    無痛分娩,是指孕婦產前,醫生會在病人的背脊的部位注射麻醉葯,令到下身暫時失去知覺,但是子宮的肌肉仍然有收縮能力,嬰兒在出世時母親就可以減輕痛楚。

    而無痛分娩的好處是,可以減輕痛楚,比一般的止痛有效。由於母親只是下半身麻醉,神智是非常清醒,所以可看見嬰兒出世。

    亦 有其他的情況可以用無痛分娩的方法,例如生產過程不順利,或孖胎,或嬰兒的屁股先出等。但是無痛分娩都會引起不少的問題。例如注射完麻醉針後,腹部的肌肉 會失去知覺,在生產時母親不能夠用氣力推動嬰兒出世,所以生產時間比較長,亦有可能借用產鉗或吸盆幫助嬰兒出生。另外麻醉葯會令下半身的血管放鬆,令血壓 下降,可能引致休克現象。

    又如果注射麻醉針時有錯誤,亦有可能令孕婦完全失去知覺。還有當手術後,通常膀胱的肌肉是暫時不可以回復正常,所以母親有幾天是不能去小解。亦有一種非常少有的情況,是脊髓液從針窿漏出少許,就會引致頭痛,更嚴重受到感染,亦有可能引致腦膜炎。

    如果孕婦的背脊有皮膚病,駱背,血壓低或神經系統有問題,就不適宜用無痛分娩的方法。

    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臍帶'(
































    圖片好血腥
    在You Tube的影片更血腥
    好噁X-C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