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生物的命名與分類
二名法:是生物學對生物的命名規則,由瑞典生物學家林奈所創,由這個規則所命名的生物名字稱為學名,是國際通用的名字,可以表達出生物的分類地位和親源關係
學名是由兩個拉丁文所構成,第一個是屬名(名詞),第二個是種小名(形容詞) ,屬名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且已寫體斜體字或加私名號
ex: Macaca cyclopis 台灣獼猴
除了學名以外,其他以別的語言命名的都是俗名 ,ex:台灣獼猴
生物的分類階層: 有七層,由高至低為:界、門、綱、目、科、屬、種,階層越低,生物種類就越少。種的定義就是:一群生物有很多相似處,能在自然的環境下交配繁殖,後代有生殖能力。
目前科學家將生物分為五大界,分別是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植物界、動物界
圖片來源網址:
http://biotech.nstm.gov.tw/img/01/014.gif
病毒:只具有部分的生物特性,例如只能在活細胞繁殖等(詳細資料,請至http://bio-serendipity.blogspot.com/2010/04/blog-post_17.html)故不屬於五界中的任何一界
http://biotech.nstm.gov.tw/img/01/014.gif
病毒:只具有部分的生物特性,例如只能在活細胞繁殖等(詳細資料,請至http://bio-serendipity.blogspot.com/2010/04/blog-post_17.html)故不屬於五界中的任何一界
4-2原核生物與原生生物
原核生物界: 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型態,在五大界中,構造較簡單! 遺傳物質散佈在細胞質的特定區域中,沒有核模,因此稱為原核生物,它的分布廣泛,想得到的地方都有它的蹤跡
原核生物界: 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型態,在五大界中,構造較簡單! 遺傳物質散佈在細胞質的特定區域中,沒有核模,因此稱為原核生物,它的分布廣泛,想得到的地方都有它的蹤跡
原核生物包含所有的細菌,依形態可分為-桿菌、球菌、螺旋菌
有些能分解生物遺體及排泄物,有利自然界的物質循環
有些生存在生物體內,與生物維持密切關係
有些卻會導致嚴重的疾病
有些可行光合作用,ex:藍綠菌,體外大都具有一層膠質,具保護作用,可適應不同的環境
除了原核生物,其他四界屬於真核生物
原生生物:依照其營養方式分為原生動物、藻類、原生菌類
原生動物--部具有細胞壁,大部分是以攝食維生,有些具有纖毛or.鞭毛等構造
變形蟲
來源網址http://210.75.207.93:8923/images/szbwga/wujizhuei/yuanshengdongwushijie/2009/5/3/653E1D61977440A8A46853BAABA06191.jpg
藻類--具有細胞壁,有葉綠體能行光合作用,但沒有維管束和葉綠體等真正構造,是屬於自營
藻類
菌物界的生物通稱為真菌,具有細胞壁,沒有葉綠體,屬於腐生,被認為是由黏菌演化而來,是大自然中的分解者
真菌大部分是多細胞的生物,個體由菌絲組成,菌絲頂端萌生胞子
酵母菌沒有菌絲
4-4植物界
植物是由藻類演化而來,有一部份能維持類似藻類的生活方式,以擴散作用運輸體內物質,稱為無維管束植物ex:蘚苔植物
有一部份則發展出維管束等構造,可加快水分及養分運輸速度ex:蕨類植物、種子植物
蘚苔植物--是最早出現在陸地上的植物,外表有角質層構造,但因沒有維管束,個體顯得較小,通常生活在潮濕的地方
來源網址http://img.hc360.com/gift/info/images/200901/200901121648473935.jpg
蕨類植物--具有根、莖、葉等構造,是最早演化出維管束的植物,經通常埋在地下,稱為地下莖,少數大型蕨類則直立在地上
蕨類植物--具有根、莖、葉等構造,是最早演化出維管束的植物,經通常埋在地下,稱為地下莖,少數大型蕨類則直立在地上
孢子囊堆 孢子囊 孢子
來源網址http://lucky.9939.com/uploadfile/images/disease/a07da5e7247ca5a6f58bfcd7009de5d5.jpg
蕨類植物曾經是古代分布最廣的植物之一
蕨類植物曾經是古代分布最廣的植物之一
煤炭-其中一部分是由古代大型蕨類長期埋在地下,經過複雜的演變所形成(算是化石耶~)
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種子植物藉花粉管授精,其過程不需要水,因而大大提升生存競爭力,成為現今陸地最常見、分布最廣的植物
第四章心智圖(好像不太清楚=ˇ=)
喬雅好棒喔~~竟然連上課講到的水晶蘭都找到圖片呢~
回覆刪除很期待^^
概念圖存成圖片後也可以直接貼上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