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利用測定被測定物中某些放射性元素與其衰變產物的比率,之後應用這種放射性元素半衰期計算年代的方法。
放射性衰變
一般物質是由化學元素之結合體組成,有獨特的原子序數,標明原子核內的質子數。
元素核內可擁有相異的中子數,以不同的同位素狀態存在。有的特定元素的特定同位素被稱作核素。有的核素本身性質不穩定,某些特定時刻,此類核素的原子會自然轉換為不同的核素。這種轉變可以多種方式達成。
包括放射性衰變,其可以發射粒子(通常為電子(β衰變)、正電子或α粒子)、電子捕獲或自發分裂進行。
放射性衰變鏈之例:鉛-212(212Pb)轉為鉛-208(208Pb)。各母元素透過
α衰變或β−衰變,自發衰變為子元素(衰變產物)。最終的衰變產物為鉛-
208(208Pb),性質穩定,且不再產生自發放射性衰變。
每當過了一個半衰期,衰變物質便會少了二分之一,所以過了二個半衰期後,所剩餘的只有最初原有的四分之一,餘此類推。
每種放射性核數都有其特定的半衰期,由數秒到幾百萬年不等。
地質年代方程式
放射性衰變對應之地質年代的數學表達式為:
- D = D0 + N(eλt − 1)
- t 表檢體之年代。
- D 表檢體中子元素的原子數量。
- D0 表最早成分中子元素的原子數量。
- N 表檢體中母元素的原子數量。
- λ 表母元素的衰變常數,等於母元素放射性半衰期的倒數乘以自然對數2。
以下是國二的必學重點補充
1.原子序是一個原子核內質子的數量。擁有同一原子序的原子屬於同一化學元素。原子序的符號是Z。
2.質子:帶正電,質量是938百萬電子伏特。
3.原子核:位於原子的中央,佔有原子的大部分質量。組成原子核的有中子和質子。當周圍有和其中質子等量的電子圍繞時,構成的是原子。
4.中子是一種電中性的粒子,具有與質子大約相同的質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