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地球各地臭氧層密度大不相同,在赤道附近最厚,兩極變薄。北半球的臭氧層厚度每年減少4%。現在大約4.6%的地球表面沒有臭氧層,這些地方成為臭氧層空洞,大多在兩極之上。
臭氧消耗的主要原因是氯化物和溴化物對臭氧分解的催化作用引起的[1],這些鹵素主要來源於地面釋放的氟氯烴(CFC),商品名稱為氟里昂[2]。
因為臭氧層可以阻擋對生物有害的紫外線(波長為270-315奈米)進入大氣層,臭氧層消耗會導致皮膚癌、白內障等疾病患者的增加,並造成一些生物品種,如海洋浮游生物的滅絕,所以蒙特婁議定書規定禁止生產氟氯烴等一些能造成臭氧層消耗的物質。
現在有科學家認為臭氧層的變化並非全是人類活動的結果。太陽射線的影響也許是現在臭氧層分佈狀況的根源。而具體到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inks